我的工作有缺陷 留下遗憾一件事
我于1986年在济源市文物勘探队工作,于2013年退休至今,将近10年了,历经风雨,现回忆起来,做有成绩,也有缺陷。
其中现在文物队人员编制少,于我有点关系,是在我心中留下遗憾的一件事。每次回家到单位座谈,看到还有后来者10多个人没有编制,心中感到对不起人,是我没长前后眼,看的近视,造成20年后产生的失误,是挥自不去的阴影,对不起后来的美貌精明年青人。
说起来有点话长,在我上初中二年级时,从收音机中听到河北邢台发生地震,周恩来总理亲自去指挥救灾,使我第一次听到,我们的大地会发生震动。听老年人讲:“大地是老鳖驮着的,老鳖一动,大地就发生地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科学文化的提高,不再相信大地是老鳖驮着的神话。高中毕业后,看到家乡有很多高山大川,老人们常说:“山下面有金马驹、金公鸡、金蟾、金豆豆的传说。”我尽管觉得好笑,但产生了好奇心,判断山下肯定有矿物。如果把这些宝藏开发出来,既造福社会,又有经济效益。
可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就立志学习《地质学》,跑到郑州地质学院,人家不要我,就买书自学。在学地质学中,知道在太阳系中,除了九大行星和他们的卫星外,还有几千个直径1-800公里的小行星。就想:天上有这么多星星,地上有这么多次地震,星星和地球按相冲合时,发生的地震和现象,和全球地震记录资料基本上相符合。一年中上万次的小震、三五次的大震,一次左右的強震,这是巧合还是规律?通过多年分析,每年大致基本相同。
为了证实这个规律,我到邢台查看地震遗迹;多次到县图书馆、科委、地质二队等单位借书,请教专家,自学了有联系的地质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天文学、考古学、板块运动学、地貌学、地磁学、地矿学、古生物学、人文哲理等一系列专业书籍。
由于坚持每月步行一次60公里,到县城图书馆学习查资料中。有幸认识了文化馆中的王怀秀、曹修吉等人,并经常进行交流,互相了解。一次因没钱住旅店,我住在火车站老乡的副业队,夜里小偷拿走了我的提包,丢失了借的书籍,得到他们的原凉,没让我赔。
1976年唐山地震后12天,我自费前去考察,目睹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决心攻克地震预报难关,使人类尽量少受损失。从1970年至今,我除了在山区本职工作(会计、劳动、教师)外,一直处于探讨地震这个行业里。我认为,地震与地质板块有关系,发生有周期性,24~27年;地球纬度60以上地区不会发生地震;月亮、太阳、金星、木星等星球上也会发生震动(可看天体运行和地震的关系一文)。
在探讨地震中,我感到考古专业是个统领综合行业,A级科学,只要把这个专业学好,和其它专业联系就可迎刃而解,就下决心努力自学考古专业。恰好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贾兰坡所长,在报上看到我写的几篇文章后,有意带徒寄表,让我参加考古研究生考试,结果差6分落选。
1985年,中国科学院李先登先生率队在济源苗店发掘夏文化遗址,因人员有限,曹修吉、丁克云等人,推荐我做他的配合工作,给我寄的信(当时没有手机电话)赶上学生放秋假,塞进学校门缝,待开学后学生转交我时,误迟40余天,失去了机会。
第二年济源文物管理所(历属文化馆)成立了文物勘探队。曹修吉、丁克云派丁海东上山邀请我参加。因是我喜欢的考古专业,就辞去了民办教师及将赴任的省农村开发公司工作,毅然到济源文物勘探队工作,任副队长职务。
为了济源文化的发展,市委决定一中学校撤出济渎庙,文管所接管后的第一天,我和公安文物派出所的毛力爭同志在济渎庙值勤,巡视后在接官厅内和退休居住的曹修吉局长闲聊,他嘱咐我:济源文化很深,要多考察历史遗迹,多写这方面的文章,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精神需求,也能提高文物系统的知名度,进一步有利于开拓文化工作。后来我俩不断交流,他把心中的想法和写的半成品材料给我。他的话和牢记心中,为实现老一代文化人的愿望而努力。
文物勘探队刚开始起步的前二年,建设单位有的不理解、有的不买帐拒绝勘探、有的钻探费用收的少、有的也收不起来长期欠帐、有很多单位还到主管部门告状,有的领导听到后很烦气,不断向我们发话:“不让再搞这项文物保护工作,省心麻烦”。由于前景不妙,曹生春等人,离开文物勘探队另谋职业。还剩候超利、丁海东、我等人,大家在困境中不气妥,坚持信心,努力工作,开拓了好的局面。为了明正言顺的开展工作,按正规的有编制单位进行管理,领导把办理编制的任务交给了我。
我首先到文化局找到管人事的张宗荣,他说这个事不好办,你先到人事局说一下,需要我协助什么将会全力支持。我到人事局,见了王宗通局长,他说:“见过我写的几篇文章,知道济源历史文化的丰富,这是中华血脉文化事业,应该开拓、保护、发扬光大,设一个单位勘探文物保护也很需要,给你30个编制行不行”?我想不到办这事真简单、这样顺利。说:“差不多,谢谢你,我回去再和领导协商一下意见,给你回话”!
我回来后给领导汇报,因当时沒有样式参改、没有经验,大家一致认为:编制数多不我回来后给领导汇报,因当时沒有样式参改、没有经验。大家一致认为:编制数多不好,怕以后上级按人头交钱。咱现在没钱,工资发不下,不敢有额外大的负担,保持5个管理人员的小单位就行了,工程活不多,钻探人员可临时找。农村许多人没事干,招之可来。
我又到人事局对王局长说,先用5个人就行了,王局长惋惜的说:“你们是组建新单位,根据发展方问,可先多订几个,也不收费,以后发展壮大时可用,以防以后编制不好办,至少得20多个,是为你们今后发展着想”。我鼓着劲、超越领导交待的意图说:“那就定15个吧”!王局长也是好意,不收钱也打销了我的疑虑,就答应了,他也同意办理。随即他让办公室人员,打印了文物勘探队的事业单位,自负盈亏、十五个编制的红头文件。
我回去把文件交给领导,大家都很高兴。因单位人员少,编制指标有空间,就把原来在文物所工作的临时人员秦胜利、候加贵、丁栓红(探工模范)等人纳入编制,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再后来为文化系统的招工人员、转业军人安排提供编制,在其它单位上班。随着文物勘探队的知名度提高和业务扩大,又增加了10多个人,原批的编制不够用,领导为此跑了多次,也解决不了。
我面对现在单位精兵简政的压力,让我万分后悔当时办证,沒有让多办几个指标了!在工作中,我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推荐和信任,努力干好工作。在大家配合下,写文章、做版面在市委门口展览2期(介绍文物勘探队职能、济源是20多个姓氏发源地),来提高单位职能和作用及知名度。
为了实现梦想,我爱好考古事业,努力工作。一杆子插到底不变心、不转行、不被高官厚禄吸引,充分利用一辈子的时间,在本行业干得出色些,发挥考古专业的特长作用。谢绝了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质二队等单位,对我的任职邀请、谢绝了耿建国市长、赵素萍书记等人直接和我谈话,让去地震办、乡镇任科技付乡长等职(可看十八斧砍出新天地、拓展的收获、夕阳下的回忆等文)。
现在回想起来,我如果去任职,自己有急性脾气,恨铁不成钢的性格,也会做出政绩,名扬乡邻。对送来的美女、礼金、车、房等,也会把握不住私欲,一旦陷进去,在后来的強大反腐运动中,也可能成为贪官入狱,一臭千古,连累亲属好友,幸亏没去,真是好险呀!没去虽沒有享荣华富贵,可做些实事心中踏实。去不去是在于一念之差,没有去,是天助我的兴运也!我在文物勘探队除了搞管理、去工地、搞钻探、绘图纸、写报告、联系业务、讨帐、考察、发掘墓葬遗址外,还干了几件大事。
1.我和张新力书记收复了阳台宫。当时阳台宫属于王屋山景区管理,对文物保护体制不理顺。和很有能力作为的王顺正局长,进行了多次有理有节的谈判,吵过架,玩过横,最后进行了安全和平交接(祥看阳台宫权力移交记一文)。
2. 配合市公安局打击文物走私活动,移交博物馆千件文物,河南日报上给予介绍。
3.1998年秋天,盘古寺被佛教徒非法占领。张永安局长命令我和侯家贵、丁海东前往收复。我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差一点被暴徒乱棍打死,有理、有节、巧妙的完成任务。由市委办公会决定:佛教撤出盘古寺,文物部门接管(祥看盘古寺风波一文)。
4.编写文物志。
5.普查文物,其中第三次文物普查出自我一人之手,经论证公布了28个文物保护单位。
5.到沁阳、济宁、青岛等地传授发明的空中取水机、多功能防震床专利技朮。6.帮助企业转变思路,提高效益。
7.招商引资,开发济源金、铜、铁、铅、石英、火山灰矿产。
8.诊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良病症,促进健康和谐发展。
9.收缴-把青铜剑(二级文物,现藏市博物馆丿。
10.发现黄帝祭天物。
11.对在青藏高原修红旗河的质疑。
12.发现黄土高原来源于青藏山脉。
13.找出王屋山没评上5A景区的原因。
14.发现黄河入海口在8里胡同。
15.判断地球的隐私处在济源,生出太行山、王屋山。
16.发现4000年前的锅巴,助安微云岭锅巴申遗成功等。 文物勘探队在丁克云、侯超利、唐观亮、高明、许召东等同志的领导下,经过努力奋斗稳定发展,文物勘探队升为文物队,由3人扩充到20余人;见证了县文保所、升格为文物处、达到文物局,下设博物馆等8个单位;还知道文化馆又升格为文化局、分出文联、又升成文广旅局,下设群艺馆等12个单位,人员达到300余人;见证和参与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9处的竖标和资料整理工作,开创了文化糸统工作的新局面。
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力度和求知的欲望,坚持读书、学习的习惯,在日复一日的勤奋中,坚持大考古不停歇。退休后,谢绝了多家单位聘请待遇,专心学习考古知识,考察万里,发掘历史文化贡献余热。发表文章350万篇(含网络转载);著书59本,有的被译成韩文,被选入中国作家百名榜,评为世界三大励志书之一;给国家七届领导人当义务顾问,向有关部门提建议2800项;获成果3000余项;写《话说济源》69集大型电视片(300万字,省影视厅二次论证分别下文拍摄,因缺钱暂停)等。把济源发源的文化推向世界,推向未来的3万年,涉及地球演化150亿年。把宇宙的宝珠用考古链串接起来,超出专业、跨越区域、涵盖万物,成为世界上全人类的文化大餐。
有人说我吹牛,其实是他不懂,我比吹牛人说的事还要高级,做的事比吹虎都达不到的高度。如和他们一样不去做,也是个无所事事的庸人,失去了人生价值,可也不会受到斥责。(看吹虎:关于分享(能)获诺贝尔奖成果内容-文)。只有拥有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相统一,才能冒出智慧的人和创新型的人才。通过独立的哲理、逻辑、推理、思维认识,去解释大千世界万物的行为规律。
我被网友捧为名人,评为:是最有广度的考古学家、地质学家、是天体演变预报地震的引路人、是愚公故乡最能干的杰出人才、愚公的化身、世界文化大咖、百姓的贴心代言人、国家的忠诚卫士、社会发展的预言家和谋略家、伟大的气候学家等称号。获896篇赞赏文章,近300集赐言支持留念。至今超越我的人不多,嫉恨我的人也不少。后来攻击我的人,大多成了我前进路上的帮忙朋友。
原文物局张永安局长在一次会上讲:“我们平时学习伟人精神,其实伟人就在我们身边,卢化南同志就是我们身边的伟人。他发掘那么多历史文化,写了那么多好的文章,出版了那么多本精品书,给国家有关部门写了那么多好的建议,当领导的无津贴义务顾问。济源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卢仝茶文化、把黄河水引到济源、建济水公园、建沁河水库等项目。最早由他提出,经政府论证实施,发挥了很大的效益。
他是我们文物工作队创建人之一,他努力工作,发掘文化,科学管理,成效显著,取得领导和社会人士的认可。他亲自找领导汇报情况,到人事局申报组建了15人编制的文物勘探队单位,很不容易。现在发展到20多人的事业单位队伍(不含探工),大家每人都能按时领到工资,过幸福生活,卢化南功不可没!所以大家不要胡说,做人要有良心,知恩报情,要尊重和感谢卢化南同志。他比我强的多,到处很多人都知道卢化南的人和事,一提起卢化南都大加称赞,却不知道他的局长是我张永安。
过去展示济源文化,只有一套稀少的老县志,知道济源历史文化的人有限。是他继《县志》后第一本著的《王屋山考古》书稿,在市政协庄明英、李善文、姚景強等领导人的帮助下出版(出版笫一本书是牛自耕,因欠债跳湖自杀)。他还在多种报刊上发表文章,网上转发,充满着正能量,宣传和提高了济源的知名度。过去以经济建没为中心时期,很多单位轻视道德文化建设,认为文化部门不收入钱,是花钱投资单位。致使很多单位人看不起,有的认为是乞丐单位、没油水单位、能干的人都不想来这单位工作。
市里有的领导人,看见管文化局的局长就烦气、不愿接见和汇报听说要钱。通过卢化南的成果对外宣传,提高了文化部门的知名度,改变了文化部门的形象。我们出外办事也感到志高气扬、脸上风光得意,领导也重视了,要钱的事也好办事了。其它单位也高看一眼,文化部门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说明他发掘的文化深入人心、影响巨大”!(可看张永安局长的遗言一文)因我做的成绩较大,是全省建国以来破格评为副研究员的第一人,省29名评委全票通过,其他为半数以上的票。
当时我己出版15本书,百度、新浪、人民网、科技、论坛等媒体转载我的文章很多。内外地人想知道济源概况,只要在网上输入“济源”二字,就可看到卢化南的文化介绍。当时评委听我演讲15分钟后,每人出一题让答辩,他们听后震惊赞叹。四年后轮到该我评正高级职称了,可惜到了退休年龄,文件规定不准再评了。如迟一年,加上新成果,评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每月可多得四千余元。可叹到嘴边的香肉吃不到了,我没有那份福气了。
我退休后发挥余热,可也惹社会上有人不待见,认为我是多管闲事,说问题不雅,含有刺尖,有损他们部门单位的形象,伤了他们的私利,对我进行不公正的排斥、讽刺、嫉妒、攻击。其实这是不对的,是劣币驱良臣的行为!其不知我是爱国、爱党、为民、善良、诚信的公民!前天,原焦作郭安民市长给我打电话交流时说:“你我都退休多年了,我再难看到象你这样踏实、热心、开拓、进取干事、长期坚持、不惧怕困难、有多种综合专业、不要荣华富贵、只求为国民贡献、数业多产成果、写文章的人了”。
我说:“青出于兰胜于兰,后来者居上”。他说:“话虽那样说,我每天都上网看时政文化,除了看你写的,看到其它人写的很少。你是济源的娇娇者,也是整个原焦作地区的模范。难忘你给我提的建议、陪我考察沁河的地质、生态、历史文化印象”!再则,我爱学习、爱探讨、进行科技创新,有干不完的事。为了报答我生活的土地,和老领导的希望,沒有时间去打麻将、喝酒、做无聊的事,这也是不合群的原因吧!
据有关专家分析:我有19项符合诺贝尔奖及其大奖的评审条件,“提出前所未有的先进观点和被验证”的事实。其中有《极端天气形成的原因和对策》、《构建世界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有76国签约)、《1000年后的社会形态》、《地球毁灭了人类怎么办》、《地球从那里来到那里去》、《青藏高原是如何形成的》、《七大洲形成和恐龙灭亡原因》、《荒漠化向我们走来》、《天体引力和地震的关系》、《惊天大梦》、《给道德经续十八篇》、《从考古看环保》等文章观点。
为此,记者曾写了《人类认识的三个层次》(老子、吴承恩、卢化南论道)、《济源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引领世界》、《卢化南为什么能指引人类发展三万年》、《巨大贡献飘天外,探讨火星立新功》、《访建议“大王”》等文章见于媒体,受到大家的关注和期盼。我在40多年前,用坏三个算盘和二麻袋稿纸,计算出《天体引力和地震的关系》的数论观点。后来骑自行车顺着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中心线,斜环绕地球一圏查看地貌,历时二年半得到应验。
其中预测地球南北两极地区没有地震(含各行星),13年后被中国科学院张健仁专家率队到南极考察证实; 该理论可以预报地震,也经多次验证过;20年后和陈德玉专家观察计算的地震带点相符合;提出对地球离太阳逐渐近了《地球在2400年后温度增高350度》的预测。人类为了生存,多名专家提出人类要迁到距离近的金星和水星上。
我因这二星离太阳更近、更热,立即建议:制止不能迁水星、金星上的计划。后被苏联、美国探测器证实;我说的准,这二星温度高不适人类居住;也被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前年用电脑计算证实;我的结论还和联合国近二次气象会议决定相一致,受到10000余名科学家的联名支持。
在以往的岁月里,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我都坐过,国内外名胜景区大多去过,各处特产小吃大多品赏过。进过省委大院、到过国务院、和有关负责人谈过话、吃过饭,还和20多国政要有联系。联合国有我的七封建议书信,是有关专家认定的20项诺贝尓奖候选人。
还在多种媒体上,举办过11场文化论坛讲座;名人讲卢化南成果200场讲座;人文哲理讲座200场;关于能获诺贝尓奖的各项内容解说等活动。我做了这些实在的事,说明一生没有白活!我虽没有当官的大富大贵,也算是在百花园中开了一朵小花,精神和生活幸福,自我知足了。想干的事大多己经实现,在今后剩余的时间内,力所能及的发挥余热,为国尽责、尽忠,为民尽孝、代言。
我参观过监狱,听住过的人说过情况,看过狱中生活过的文章。还想写点这方面的心得体会,来教育后人,去体验一下牢狱中的生活。曾和当时的济源公安局长李钢说过,没被批准,这是人生的遗憾。我的经验是,为了梦想事业而努(未完)
卢化南 2022.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