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对越自卫轮战老军人王道祥的壮阔人生
王晓瑜
有诗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饱含深情的诗句,或许最能体现一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参加对越反击轮战老军人的心声。念念不忘生死战友情,一生一世情洒南疆边陲。
在参加对越自卫还击论战中,他所担任副班长的班荣立“集体二等功”。战功面前,把三等功让给了战友陈光文。无论在哪里,他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不向国家要好处。无论在战场还是在地方,他总是与人为善,对工作一贯兢兢业业,困难面前挺身而出。他就是现任济南市大汶河广告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及莱芜帮帮团党委书记王道祥。
南疆参战
王道祥,济南市菜芜区人,中共党员,1962年6月生, 1981年10月入伍,1987年1月退役。2007年获国家文化部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年获山东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特殊贡献奖”,2019年获济南菜芜帮帮团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王道祥刚上高中时,母亲去世,家庭条件十分清苦,其父亲既当爹又当“妈”,里里外外操持着、含辛茹苦拉扯他们兄弟姊妹成长。只要王道祥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的父亲总是第一个支持他选择的人,父亲就像一颗参天大树庇佑他成长。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王道祥毅然选择参军。他入伍后,先后从事汽车驾驶员、通信员、文书、驾驶班副班长、驾驶班班长职务。
1985年初,他所在的部队67军接到赴云南老山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命令,时任驾驶班副班长的王道祥积极请战,协助班长做好班里每位战士的思想工作和临战准备,由于表现突出,在部队即将开赴前线时刻,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作为领誓人带领部队当时三十二名入党战友进行入党宣誓。
当父亲知道王道祥参加老山保卫战时,正在家里盖房子的父亲丢下手中所有的活儿,冒着冷冽的寒风前去看望他 。分别之际,父子俩深深地相互叮咛,父亲嘱咐他到了战场一定不要给家乡人丢脸,好好表现。王道祥带着父亲的叮咛、带着祖国托付的重任奔赴南疆。
王道祥说:他所参加对越轮战的汽车连共106人,莱芜13人。汽车连战士都是从连队中抽调出的任班长、副班长等之务的骨干力量组成的。运输炮弹与给养是战争取得胜利的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般情况下,王道祥和战友们一天运送物资三四次,次次有危险,尤其白天进入敌人炮火封锁区时,要和敌人斗智斗勇,开车速度要快慢缓急不同,变化莫测,让敌人摸不着头脑,以防被敌人击中。白天调整哨隔几分钟放行一辆车,有效躲开越军炮火的袭击。
战场上,王道祥时刻不忘父亲的叮咛,自己肩负的重任。他平时就善于“舞文弄墨”,战场上有太多的感触,他想写下来,可苦于战事危险又繁忙,难以下笔。偶尔在完成一次运输任务时,王道祥写了一篇关于来自老山前线的报道,寄到了家乡莱芜,当莱芜县广播站广播这份前线报道时,由于误传,以讹传讹,有的人说王道祥牺牲了。当这个消息传到他父亲耳朵时,这位老父亲痛苦到了极点,他不吃不喝到处打听,因劳累困顿,竟跌倒在去莱芜县城里的大道旁边,幸亏遇到熟人,才救起了他。后来,莱芜县武装部告诉这位老实巴交的老父亲说:这是误传的消息,如果“阵亡”的话,武装部会及时接到消息的。
母子连心父子亦连心,王道祥和父亲的父子情,令人感叹与羡慕。
遇到紧急战事,副班长王道祥和班长率先运送弹药,民工来不及装运时,自己就帮助民工一起装运,运输 车辆多的时候,自己装车自己卸货。开着运送弹药的车,常常因为太疲劳开着车就进入睡眠状态,由于责任感的驱使,他猛地惊醒自己,狠狠地拧自己的皮肉,让自己变得清醒。老山保卫战——在最残酷的5.31战役中,战斗吃紧,前方炮火连天,天空一片通红,汽车连争分夺秒运送炮弹,往返不停地运输。王道祥三天多没有休息,一天往返运送6次,心里没有吃饭睡觉的概念,没有生死概念,满脑子的送炮弹,满脑子的想方设法躲过敌方封锁线,保证前方炮火充足。
一天早上,王道祥依然像往常一样运送弹药,也许是太劳累了,跑着跑着,超过了炮阵地。可他依然快速向前行驶着,这时他迎面遇到一辆拉伤员的车辆,车上的人高声大喊:你已经超过了炮阵地,这里是步兵阵地,太危险了,赶快掉头撤回,赶快掉头撤回!”事后,王道祥流出一身冷汗。从此他更加提高警惕,并教育身边的战友,时时处处都要严阵以待,不能有半点马虎从事。
在一年半的前线作战期间, 王道祥牢固地树立了“一切为了战前线,一切为了胜利” 的思想,在战斗中机智勇敢,三十余次冒着敌人的炮火前往阵地运送物资弹药,在战区安全行驶两万多公里,圆满地完成了部队交给的各项任务,多次受到嘉奖,并被评为“对越还击作战红旗车驾驶员”。王道祥所在的班由于战绩突出,荣立“集体二等功”,在战后个人评功的时候,作为集体2二等功的正副班长,按常规应当享受个人三等功的荣誉,但由于班里的立功名额有限,他淡泊名利,毫不犹像地将个人三等功名额让给了班里的战友陈光文。
兄弟义战友情
王道祥1987年退伍。在退役后回到地方近三十年的时间里, 他时刻不忘战友情谊,以饱满的热情为退役的战友提供帮助。每年的清明节期间,王道祥都组织战友到莱芜烈士陵园为牺牲的战友扫墓,有的战友家中遇到特殊的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有位参战后安排到铁路部门的战友, 由于在部队服役期间有伤残,参加地方工作后,病情加重,但工作单位不按国家文件执行伤残战友的待遇,那位伤残战友多次和单位交涉无果后找到他。王道祥了解情况后,想方设法为伤残战友联系律师,寻求法律帮助。律师了解详情后据情给伤残战友的工作单位拟了份律师函, 伤残战友的待遇才得以圆满解决。以他为中心,他成为了战友联络的“中间站、外事处”,他是战友的“活电话本”。想寻找战友的消息,十有八九都能从他这里找到联络信息。
现在王道样的办公室已经成了百名退役战友经常光顾的地方,他的手机联系人中战友的名字最多、最全。
战友家里有困难,红白喜事下通知,王道祥把其作为自己的分内事,他看不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之行为。许多时候王道祥替战友垫了钱款,后来有的战友忘记了,王道祥从来没有怨言,更不计较,因为这些事情他已经花费了近两万元。
王道祥的战友王玉柱说,王道祥是位热心人,自从他历经一番磨难成立公司以来,他更尽可能地帮助战友,出钱出力出功夫,搭钱搭物搭力气,他可谓操碎了心,而他乐此不彼、无缘无悔。用王道祥自己话说:“不为了什么回报,为了那段特殊战争的一生一世战友情。”
王道祥说:“在战场一年,在共同抵抗越敌下所接受的精神洗礼与生死考验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那是一种难以忘怀的情节,那是一处根深蒂固的精神家园。”
王道祥积极组织炮兵第12师后勤部汽车连赴老山前线作战凯旋30周年战友见面会。并负责设计出版30周年战友见面会留言册,并为留言册写了充满肺腑战友情感的结束语,如下:
远去的硝烟,峥嵘的岁月,是心底那份对老山情怀默默坚守,还是脑海里那缕西南边陲的深深券恋?老山情,老山泪。我们人生因为有了当兵的历史而骄傲。生命,因为有了老山参战的历史而更加辉煌,回想着这人生瑰丽的战友情,相识相知,生死与共,该是怎样的一种呼吸? 该是怎样的一种畅汗淋漓? 那样的画面,有迷一样的馨香, 有超然一样的感动。三十年,我们轻轻地想着,轻轻地念着三十年的日夜牵挂,多少次的梦中回望,少次的心底渴望。今天,我们的梦想实现了。我们生死兄弟今天相聚在兖州,亲爱的战友,岁月的风尘,可以拂去我们太多的遗憾,可以飘远我们太多的感怀,唯有这一段参战血红的军旅,浓烈而厚重的沉淀在我们精神的骨髓里,久久的蔓延在我们的体内,永远的震撼着我们,挥之不去。亲爱的战友,我们一定要珍惜当兵的历史,永远铭记参战的经历,珍惜战友兄弟情,让我们战友兄弟情一代代传下去。在编辑本纪念册的过程中得到了各位战友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辑时间仓促,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战友晾解。
热心公益
王道祥复员后,在莱芜区吴花园当过小工,为了生存,一干就是四年。后去原莱芜市机关事业管理局工作,而后又到原莱芜市医药公司上班。医药公司破产后,王道祥下岗失业。一向不服输的王道祥经过一番波折、前前后后、风风雨雨,终于成立了现在的大汶河广告装饰有限公司,拥有了自己的一份打拼事业,当他逐渐富裕起来以后,他的兄弟义战友情延伸到了社会这个更加广阔的天地。王道祥在热心关爱退役战友的同时,积极投入公益 事业,他在中国志愿网上注册了中国志愿者,成了这个爱心大家庭中的一员。
他的公司连续四年承接了中国青少年艺术节莱芜市的组织工作,连续三年承办了莱芜市莱城区元宵节灯会布展任务。
他积极参加所在地山东应急志愿服务总队莱芜服务队和济南市莱芜帮帮团志愿服务队的公益活动,连续两年参加爱心送考,应急救援二十余次,去敬老院关爱老人,多次获爱心志愿“先进个人”称号。他所在的公司为应急志愿服务队免费提供宣传制作费用累计达两万多元。为此,他的公司也多次获得“爱心单位”荣警称号。
王道样不论是在部队期间还是退役到地方工作,都是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淮严格要求自己。他淡泊名利、勇于奉献, 热心服务于社会,积极投入公益事业“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弘扬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为退役军人树立了学习的好榜样。
救死扶伤
战场上的猛士,战友的贴心人,社会上的好兄弟。王道祥柔软的内心见不得别人受难,他有一颗扶危济困的心,有一棵深藏心底的善根。遇到危险需救助者,王道祥总会鼎力相助。
一次,在一个小区一个男孩手里拿着一瓶酱油蹦蹦跳跳地走着,忽然滑倒,仰面跌倒在地,酱油瓶玻璃渣子,把孩子喉管扎破,鲜血直流。七八个大人着急的在路边拦截南来北的车,把孩子赶紧送往医院,可是没有一辆车停下来。这时,王道祥恰巧开车经过此处,看到这一危险的一幕,他立马停下车,二话没说,快速把孩子送到医院紧急治疗。挽救了一个花季少年的生命,被救孩子的家长磕头作揖般地说:遇到菩萨了遇到菩萨了。
有一次傍晚,下着小雨,路滑难行。王道祥开着车经过一个路段时,发现路边躺着一个人,其身边有一辆摩托车,影影绰绰的路灯下,好几辆车视而不见,飞速越过。可是热心肠的王道祥立马下车观看原尾,待他走近时,一股酒气扑面而来,其人身上有血迹。这时,王道祥明白这是发生了车祸,他立刻把此人抱上车,飞也似的向医院奔去,送急诊科救治,一直等到家属来到医院,王道祥才离开。男子家人千恩万谢,感谢王道祥的救命之恩。更为奇巧的是十几年之后,王道祥在莱芜区大王镇和朋友一起聚会,谈起此事时,竟然其中一位座中客就是当年被王道祥所抢救的人,多年不见,皆认不出对方了。被救人忙不迭的给王道祥敬酒,再次感谢他十几年前的邂逅救命之恩。
还有一次,在花园路,有一辆车车内突然冒烟,几秒钟功夫车内起了火,此时又恰巧是王道祥开车经过此地,司机急得暴跳,一些车辆旁若无事般匆匆而过。可看到这种险情,王道祥迅速拿出自己车内的灭火器跑向那辆车,迅速把出事车辆的烟火熄灭……
定格烽火岁月
特定的时期形成的战友情,让王道祥念念不忘。
他说:“随着岁月的更迭,许多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战友,越来越难以忘怀那一段段刻骨铭心的炮火隆隆的战争洗礼 ,更不堪回首那些长眠祖国南疆的死难战友。何以释怀?唯有书写。文以载道、文以载古今。以文字记载那血染的风采,以文字传述英雄的故事,以文字描述火热的青春,以文字书写悲壮的战场。”
他邀请我写作莱芜籍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士的故事时,深情地说:“战友相聚时刻,我承诺以著书记载、纪念九死一生的战友情、铮铮铁骨为家国,血洒战场铸忠魂的战友……”
他尤其哽咽着说:“2019年3月,一名参战战友临终前一天祈求‘如果把莱芜籍参战战士的故事写成一本书,一定别忘记给我。”
……
他一想起渐行渐远的1979年至198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想起那些勇敢冲锋陷阵的战士、想起那些鲜活年轻的生命瞬间陨落的悲壮,总有寝食难安的思绪缠绕心际,何以释怀,梦中拾取笔墨以书之,方解心怀。
他一再强调,一想起战友临终前嘱咐要写成莱芜籍参战战士的故事书,别忘增其之,他就发誓,砸锅卖铁,也要在纪念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四十周年之际把书写成出版发布。
他铁肩担道义,爱心铸军魂。他排除各种困难,邀请我等几位作家,和他一起著书写文记载之。
铁血丹心王道祥常常吟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王晓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副会长,莱芜区诗词楹联协会顾问,莱芜区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讲师,凤城高级中学凤鸣文学社顾问。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宣传工作先进个人,都市头条2023度十大散文家,莱芜区表现突出文化志愿者,出版散文集《杏坛拾穗》、长篇报告文学《拓荒者的足迹》《人与海》《尚金花》等,曾在《时代文学》《黄河文艺》《齐鲁晚报》《职工天地》《工人日报》《齐鲁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报告文学《山城起舞金凤来》《拓荒者的足迹》分别荣获山东省、莱芜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征文奖等奖项,长篇报告文学《人与海》入选2022年度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同时入选山东省委宣传部“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入选2024年自然资源优秀图书项目,散文《香山牡丹》被中国作家网选为推荐阅读文章,散文《我的父亲》获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另有多篇文章或被编入不同文集,或被评为多种奖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