啰嗦语
(随笔)
文/陈振家
积极。
淡定。
智慧。
恬静。
妙趣。
一路繁花,
俯拾皆是。
日日是好日,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
天公开个口子,
人类就繁衍,就得瑟了,
不亦乐乎!
人们一起心动念,
上帝就发笑。
天人合一,
在于善于互动。
世相种种,
大风大浪,
谁没见过?
只是
多多忘记狼狈相,馋相,以及各种吃相,嘴臉,
欣赏种种相,容忍种种相。
便好。
内在自由的获得,
从来不嫌粗糙。
男女细腻,是指隐私细腻,
美感便油然而生。
粗糙是难免的。
气息气质可爱,
在于憨厚呢。
山河岁月壮丽
在于变迁。
人的本性之所以难移,
是本体已经铸就,
凹凸楔形,
严丝合缝,
天衣无缝,
嫣然一笑,
天理即在其中矣,
嘴唇抿而嗤笑,
声动魂魄,
瞬间互相俘虏,岂需媒介乎!
温顺如同楊柳细腰,
宫殿也一起动摇。
如此光景,
互相在偶一注目时,
已驻心头。
雕栏玉彻今犹在,
只是朱颜改。
一江春水向东流,
往往是帝王声口,
超越了时代。
凡人能哼出乎!
食色本性。
人们之所以奇怪,
是因为思想资源缺乏,
源头枯竭的缘故。
满街都是圣人,
万物皆备于我,
风月风云,
之所以能够令人享用不尽,
就在于跳出了红尘,
清新脱俗而巳。
朱唇少女少妇,
以及遁入空门的尼姑,
往往艳羡流浪大师,
也是因为大家追求的是灵魂自由啊!
祖国是一块大大的土地,
十步之内,
必有芳草,
千秋万代
圣贤之人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你把欲望收敛
含蓄之后,
天下何人不识君!
懂板的人,
即是善于藏宝的人。
人君者之大宝,
在于识人用人也。
天纵之才,
谋定而后动,
布闲棋冷子,
局局皆能盘活,
诸君且无意乎!
陈振家的这篇随笔,以散点式的哲思串联起对生活、人性与世间规律的感悟,字里行间透着通透与随性,像一场与自我灵魂的闲谈。
文中没有严密的逻辑链条,更像思绪的自然流淌:从“积极、淡定”等生命状态的提炼,到“天公开个口子,人类就繁衍”的趣致想象;从“内在自由不嫌粗糙”的处世观,到“食色本性”的坦诚直面;从“雕栏玉砌”的历史喟叹,到“灵魂自由”的终极追寻。看似零散的短句,实则围绕“自由”与“通透”两大核心展开——对人性本真的接纳,对世事变迁的释然,对灵魂超脱的向往,构成了文本的精神主线。
语言上,文言与白话交织,时而引经据典(“雕栏玉砌今犹在”“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时而白话直抒(“就得瑟了,不亦乐乎”),打破了文体的束缚。短句的频繁使用,让文字节奏明快,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般灵动;而“凹凸楔形,严丝合缝,天衣无缝”这类略带戏谑的比喻,又为哲思添了几分烟火气,让深奥的道理多了些可触可感的温度。
整体而言,这更像一组流动的思想碎片,不追求体系的完整,却在随性中见真趣,于散淡中藏洞见,读来如饮清茶,余味是对生活本真的淡淡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