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国滔教授主讲皇思扬萧氏
一个惠东福佬望族的兴族安邦之道
王 夫
6月28日下午,南粤大地刚刚下过一场大雨后,广东省惠州市岭南书院、丰湖书院乐群堂迎来了数十位前来听讲座的市民和志愿者。这是由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惠州市东江书院承办,惠集读书社协办的丰湖讲堂・文明家风《惠州名人家风》第八场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由惠州市东江书院特聘研究员、惠州学院副教授包国滔主讲《皇思扬萧氏:一个惠东福佬望族的兴族安邦之道》。
包国滔教授在讲座中
包国滔教授在讲座中介绍说:“惠东多祝皇思扬村,萧氏家族经过数百年繁衍生息、筚路蓝缕,逐渐成为一方望族。萧运开、萧凤来、萧宪章时任品官,族中多人诰授将军、都尉,贤士名人众多。乾隆年间武进士、官居二品的武将萧凤来,战功赫赫,但雅爱翰墨,十分重视教育。他鼓励村人设私塾、办书斋、兴学堂,并亲自主持修建龙光书室,悉心培养本族及乡邻子弟。登云书室、挹华学校等亦是萧氏族人创办的学校。萧氏家族人才辈出,背后凝聚的是萧氏世代相传的勤耕、义商、重读、尚武、和睦、兼容精神,传承了文要“济苍生”,武可“安社稷”的家族理念。今天,萧氏家族的精神和理念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值得更多人去了解、去践行。”
作者谈听讲座感悟
作者与包国滔教授(左)合影
为了消化理解讲座内容,讲座结束后,大家进行了现场互动谈感受,已在惠州定居生活一年半时间的《兴凯湖微生活》《乌苏里江微生活》总编辑王夫深有感触地说:“连续参加了几场家风讲堂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名门家风讲堂活动真正深入到了惠州地域文化,意义十分重大,为我们搭建了学习惠州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我今后将继续沉浸式地学习惠州地域文化,为赓续惠州文脉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的感悟发言博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林卫峰社长在发言
惠集读书社社长林卫峰听完讲座谈感受说:“聆听包教授的分享,他深刻感受到皇思扬萧氏家族家风的深厚底蕴,也对家风传承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皇思扬萧氏家族在教育层面的诸多举措——如延请名师、资助寒门子弟等,正是其对家族子孙教育高度重视的生动体现。这启示我们,重视教育、注重自我提升是家族兴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优良家风的延续与传承,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对知识的尊崇、对德行的修持才得以实现的。”
志愿者们还纷纷踊跃进行了抢答讲座知识问答。
随着本次讲座的结束,标志着丰湖讲堂・文明家风《惠州名人家风》系列讲座活动圆满收官。
此次讲座活动成功地举办得到了惠州东坡粉丝捡跑志愿服务队的大力支持。
据悉,丰湖讲堂・文明家风《惠州名人家风》系列讲座活动由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与惠州市东江书院联合策划开展,旨在充分发挥丰湖书院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阵地作用。自2025年2月启动以来,该系列讲座共在丰湖书院乐群堂举办8场,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岭南书院·丰湖书院、惠州市东江书院等微信号现场直播,累计吸引约2万人次线上观看、600人次线下参与,后续制作推出的视频号,还有1万多人观看及点赞,获得市民朋友的广泛好评,在惠州掀起一阵家风文化学习热潮。
全体合影
(注:部分文字和照片由东江书院提供)
作者王夫简介:笔名:小夫,王富、男,中共党员,政工师,1963年11月出生。
1982年开始从事新闻写作,先后在鸡西市、黑龙江省、国家级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发表新闻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诗歌、散文和摄影作品。
曾被鸡西人民广播电台、《鸡西日报》社、《鸡西矿工报》社授予优秀特约记者称号。 著有《回望》两部文集。
现为《兴凯湖微生活》《乌苏里江微生活》平台总编辑,黑龙江省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会员、鸡西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鸡西市艺术摄影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