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新
清远瓷厂使用的陶瓷花纸
周末,林雪芳老师给了我一些清远瓷厂曾使用的陶瓷花纸,据说这些珍贵的陶瓷花纸的年代大约在70年代左右,距今已有超过50年的历史,感谢林老师的馈赠,对我叙述客观历史的支持。
同时,我也产生疑惑,在石坎瓷厂迁出清远之前,并没有史料及实物,说明清远陶瓷有在使用贴花工艺。
所见所闻都的清远瓷都是手工制作、土窑烧制。
在六七十年代,清远瓷厂在国家宏观调控,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下,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产量及质量得到跨时空就提升,生产水平与省内外看齐,成为广东省出口创汇的主要生产基地。
清远的瓷器大多采用贴花工艺,然而清远本土并没有自己的花纸厂,那么这些花纸究竟来自何处呢?
根据《中国陶瓷百年史》记载,我国陶瓷生产一直以手工绘画装饰为主,生产和应用陶瓷花纸的历史尚不足百年。20世纪20年代末,曾留学日本学习美术和印刷术的原商务印书馆绘图部主任顾德润,与他人合资创办了上海锦华贴花印刷公司,专门经营印贴花纸,产品广泛应用于搪瓷、陶瓷、玻璃、五金、木器等领域的贴花。
早期的釉下彩贴花纸采用凹版印刷,色料种类较少,以蓝色调为主,多为单色印刷。1932年,上海锦华贴花印刷厂在日本发动的淞沪之战中被毁。1933年,顾德润在康元制罐厂设立瓷花部,除了继续印制搪瓷贴花纸外,还开始印刷陶瓷贴花纸,产品远销江西景德镇等地。在此之前,由于我国无法自产陶瓷贴花纸,所需贴花纸需高价从日本、德国等国进口。康元制罐厂生产的贴花纸以价廉物美的优势,有效抵制了日、德洋货的倾销。
1937年,日本的侵略战火再次摧毁了康元制罐厂。1932年,山东省立模范窑业厂也开始自产釉下贴花纸,日产近800张,全部供应当地窑厂。20世纪30至40年代,山东的陶瓷花纸生产时断时续,1947年最终停产。
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的贴花纸印刷厂迁至瓷都景德镇,同时,一些陶瓷产地也相继建立了陶瓷贴花纸印刷厂。当时,我国仅有济南瓷用花纸厂、辽阳陶瓷花纸厂和景德镇瓷用化工厂三家规模较大的专业陶瓷贴花纸厂,年产量达2000万张,供应国内陶瓷生产使用。
济南瓷用花纸厂由济南公私合营新中印刷厂发展而来,1958年成立贴花纸试验小组,当年试验成功并投入生产,至年底共生产釉上花纸50万张。1959年成立陶瓷贴花纸车间,形成年产200万张花纸的生产规模,产品除少量供应淄博地区外,主要供应湖南、河南、河北等省。1966年1月1日,陶瓷贴花纸车间从该厂分出,正式成立济南瓷用花纸厂。
70年代初,济南花纸厂在国内率先试制成功大薄膜花纸调墨印刷新工艺,采用合成树脂调制陶瓷贴花平印颜料油墨,显著改善了印刷适性,改变了颜料油墨与亚麻仁油分别施印的传统工艺。济南陶瓷贴花纸厂被轻工业部和外贸部确定为日用陶瓷釉上贴花纸重点生产厂,并先后从日本、瑞典引进印刷机、制版设备8台,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陶瓷贴花纸生产厂家,产量和质量连续多年稳居同行业之首。
随着我国陶瓷行业的不断发展,陶瓷贴花印刷行业也进一步扩大,全国约有近20家花纸厂,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南、江西景德镇、辽宁辽阳、湖南长沙、河北唐山、广东汕头、河北邯郸和江苏无锡等地。(以上资料来自《中国陶瓷百年史》)
大埔、潮州出产的陶瓷花纸
为了求证花纸的使用地来源,于是向清远瓷厂最后一任厂长何厂长求证,根据何厂长回忆,她是1963年入职清远瓷厂,几十年的清远瓷厂的工作经历直至清远瓷厂退休。清远瓷厂所用的贴花花纸皆使用广东大埔及潮州出品的贴花花纸,记忆中并未使用其他产地的陶瓷花纸。
这些贴花花纸以其精美的图案和优良的质量,为清远瓷厂的产品增添了不少光彩。
在当时,清远瓷厂与广东大埔及潮州的贴花花纸厂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了贴花花纸的供应和质量。
清远瓷厂的产品也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为清远瓷厂的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远瓷厂出品的贴花瓷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