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
文/孤独与快乐
从拉萨到林芝
阳光草地一路相伴
尼洋河奔腾不息的流水
拨响了高原动人的琴弦
米拉山与红山遥相呼应
城市的高楼与原野的葱笼无缝衔接
青稞长出毛茸茸嫩穗
油菜花铺开金色的画卷
巴松措的美无与伦比
蓝天白云从不会无故缺席
湖面像阳光下的绿宝石
每一缕空气都有花的香气
嗄定沟这原高的处女地
绝壁万仞 天赐佛的图腾
百丈瀑布如练凌空泻下
每一处风景都是大自然的手笔
这里的每一个人就是一尊佛
佛光沐浴着每一寸土地
身体这个生命最大的道场
每一种善良都是在为来世的福报修行
这首《净土》以行走的视角勾勒出高原的灵韵与禅意,字里行间流淌着对自然与人文的敬畏。
- 自然之净的铺展:从尼洋河的“琴弦”到巴松措“绿宝石”般的湖面,诗人用精准的意象捕捉高原的原生之美。米拉山与红山的呼应、青稞与油菜花的色彩碰撞,将地理空间转化为富有层次的视觉诗行,让“净土”的底色在光影与生机中愈发鲜明。
- 人文之净的升华:诗的后半段从风景转向人,“每一个人就是一尊佛”的点睛之笔,将自然之美升华为精神之净。身体是“道场”,善良是“修行”,这种将日常与信仰相融的表达,让“净土”超越地理概念,成为心灵的栖息地。
全诗以景载情,以情映心,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完成了对“净土”从具象到抽象的诗意诠释,读来既有画面的冲击力,又有灵魂的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