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贾国申,60后生人,决策学博士,从事真正意义的跨学科研究 25年,全职学习太空科技 11年,曾在北京全学科挑战诺贝尔奖 。有超世界级的发明项目数百项,包括永生太空飞行 超人工智能。人文科学已经找到融合东西方的文化 面向未来社会规律。

文科不死,人类才有未来!
——论东大当下过分强调理工科的短视
贾国申
看看历史就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辉煌都已湮灭,唯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凭什么?不是靠武器多先进,而是靠甲骨文里的智慧、诸子百家的思想、唐诗宋词的精神!文科才是文明的根,理科只是枝叶——根烂了,枝叶再繁茂也会枯死。
文科,才是人类文明的发动机
有人说理科改变世界?但如果没有文科,科技只会是失控的野兽。广岛原子弹的蘑菇云、基因编辑婴儿的伦理争议,这些灾难恰恰证明:没有文科价值观的约束,理科越发达,人类越危险。反观真正推动人类进步的,永远是文科思维。商鞅变法读懂了人性与制度的关系,才有秦国崛起;罗斯福用“新政”理念改写资本主义规则,才拯救了大萧条;曼德拉以“和解”哲学终结种族隔离,让南非重获新生。他们靠的不是公式,而是对社会规律的洞察。
领袖靠文科治国,而不是公式
马斯克够“理科”了吧?但SpaceX能上天,本质是他用文科思维打破航天垄断;乔布斯设计iPhone,核心是将人文美学融入技术。再看历史:华盛顿用启蒙思想构建美国宪法,马丁·路德·金靠《我有一个梦想》掀起民权运动,毛泽东以《论持久战》指明抗战方向——决定人类命运的从来不是技术多先进,而是谁能掌握人心,看清时代方向。
今天,文科正在被谋杀!
当某大国高喊“重理轻文”,把文科当“无用之学”,这是自毁长城!没有哲学思辨,AI会变成压迫工具;没有历史教训,人类会重复战争悲剧;没有文学艺术,科技再发达也不过是冰冷的机器。看看ChatGPT的崛起:它能写诗作画,却永远不懂什么是爱——因为文科的灵魂,是人性的温度,是技术永远无法复制的光芒。
文科,才是人类的未来通行证
未来的宇宙探索,“天问”探测器的命名源自楚辞,与外星文明对话靠的是音乐、绘画这些人类共通的语言;元宇宙世界里,真正吸引人的不是代码,而是故事与情感。文科不是选修课,而是人类文明的必修课!当我们贬低文科时,就是在否定自己存在的意义——没有文科,人类不过是会制造工具的蝼蚁;有了文科,我们才是仰望星空的文明。
醒醒吧!文科不是落后,而是超前;不是软弱,而是强大!捍卫文科,就是捍卫人类的尊严与未来!
2025.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