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党建104周年抒怀(词林正韵•宋•苏轼体)
文/姚克林(安徽)
一夜芳华,万炮齐鸣,千里花香。忆峥嵘岁月,山河破碎,病肓华夏,百姓遭殃。十月惊雷,震呼志士,画舫南湖党诞章。从今后,率工农革命,永不彷徨。
党旗耀动貅昂,笑日寇降签再敢猖。喜蒋家覆灭,新权建立,人民解放,百业飞翔。开放征程,教科至上,宇宙航员战太舱。东风锏,看神功量子,智数肩航。
(注:智数,指人工智能Dee pseek和云盘大数据。)
虞美人•月色佳人
(词林正韵•正格 南唐•李煜体)
文/月桂飘香(安徽)
晚霞绚丽江枫照,毓影含羞笑。池中菡萏溢馨香,月色朦胧恋玉静情长。
霓虹道上搀扶手,恰似娥舒袖。月光流水映红尘,缱绻爱河颂靓丽仙神。
(注:玉静,指如花似玉的友人于静,即毓影。)
临江仙•夏至雨绵新景感怀
(词林正韵•贺铸体)
文/姚克林(安徽)
夏至雨绵禾绿壮,乡间万物葱茏。长堤玉米帐青龙。岭南茶叶嫩,桥北碧荷浓。
果树园中言旧梦,姑娘初嫁堪穷。幸逢时雨沐花红,战狼吹号角,鏖战建勋功。
虞美人•夕照莲池
(词林正韵•南唐•李煜体)
文/姚克林(安徽)
微风惬意斜阳倦,菡萏馨香恋。画廊亭榭暗秋波,醉入荷池浪漫炫情涡。
一丝爽快凉风送,群鹭莲丛动。日羞渐隐热消除,星汉华灯汇聚入荷图。
北曲 【双调】沉醉东风 •携妻二郎口童杨采风
(中原音韵•关汉卿体)
文/姚克林(安徽)
仲夏童杨景娆,夕阳菡萏芳妖。蕊莲香,妻裙俏。置荷央媲美仙娇。韵趣相谐月色瑶。颂新村千君乐了。
七律•登南京阅江楼抒怀
(平水韵)
文/姚克林(安徽)
霜枫览胜阅江楼,典雅雄姿震九州。
大鼎镌铭沧海泪,浮雕见证帝王谋。
登临远眺奔流去,俯瞰轻吟壮景收。
古往今来风雨过,中华盛世亘千秋。
庆幸缘遇诗友柴永红
(平水韵)
文/姚克林(安徽)
网络欣逢靓丽仙,三生有幸遇貂蝉。
真诚守信堪宗本,虚假为人谓智贤。
喜汝温淑知礼厚,恨吾笨滞懂书浅。
虔祈希冀兰亭月,携手花间鼓瑟绵。
桂枝香•游和州鸡笼山
(词林正韵•王安石体)
文/姚克林(安徽)
登峰回顾,楚吴正寒秋,风劲霜露。千里长江碧带,嶂峦缠雾。龙帆竞渡残阳里,唤西风、酒楼歌舞。彩旗飘处,霓虹映衬,晚江门户。
信回首、和州胜数。看山顶鸡笼,香火燃吐。千古平民祈祐,梦中吟赋。六朝往事东流水,令寒烟芳草缘遇。幸逢时雨, 春潮澎湃,大江东去。
诉衷情•观紫竹苑烂尾楼抒怀
(词林正韵•晏殊体)
文/姚克林(安徽)
当年四处觅标头,割地建高楼。失田心痛疾首,无望再金秋。
民愤怒,客商忧,泪空流。静思何过?借问苍天,谁能消愁?
北曲【越调】寨儿令•卖红薯之翁媪
(中原音韵•查德卿体)
文/姚克林(安徽)
清冷闲,臭穷顽,双耄卖薯蜷地摊。叟叹衣单,妪怨天寒,梦幻苟偷安。数年苦累田间,一生甘作驹鞍。务提高待遇,必改善居环。看,党政是民山。
北曲【正宫】塞鸿秋•夏日观荷赋
(中原音韵•张可久体)
文/姚克林(安徽)
晓行村北荷塘处,鹭惊莲叶腾空怒,日趋薄雾晶珠露,亭亭玉立花无数。暗香浸六腑,浩气高扬树,污泥深处清廉度。
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抒怀
(词林正韵•格一•柳永体)
文/姚克林(安徽)
烽火经年,山河碎、国人泪尽。抬眼望、雄狮长啸,众心坚信。日寇铁蹄蹂躏处,鸷鹰金翅排除印。战平型、斩灭敌台庄,传佳讯。
旌旗艳,华夏振,投降日,倭输运!礼炮鸣、八十庆功威震。孽债难书家国恨,硕勋易颂英雄俊。展未来、东大傲天翔,排头阵!
作者简介
姚克林,字轩斋,号文逸,男,汉族,1965年12月生,皖,全椒县人,大专学历,党员,教师。全椒县、滁州市、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档案库官网认证诗人。有散文、诗词曲1000多篇(首)在省内外报刊杂志、都市头条、全国诸多网络平台上发表。2019.10.12日参加北大荒文学馆、耕读诗会举办的全国诗词网络大奖赛,荣获“三等奖”;2021.1.21日在第四届《中原杯》全国诗词大奖赛中,获“优秀奖”;2021.12月份部分优秀作品在参加全国“新绪杯”文学大奖赛中,独具匠心,脱颖而出,并入驻世纪巨著《歌唱祖国》,荣获金奖。2023·2·11部分优秀作品发表于《潇湘文学》杂志总第三十期;2023·2·22在第六届中原杯全国诗词创作大奖赛中,荣获《中华诗词名家》特别优秀诗人奖,10首作品入驻《中华诗词名家典藏》;2023·5·28部分优秀作品入驻《2023优秀诗歌排行榜》,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2023·7·11在全国第六届“新绪杯”文学艺术大奖赛中,荣获金奖。2023·9·21在孔子诗歌杯组委会与中国诗人作家档案库官方网站组织承办的《中华诗语》暨第四届孔子杯全球诗人作家创作大奖赛中,荣获“特别优秀诗人奖”,13首作品入驻《中华诗语》2024·8·31部分优秀作品在黑龙江省《圣地诗刊》发表。
点评词
笔挟风雷书壮阔 墨融山河铸诗魂——姚克林诗词曲作品的宏阔气象与精神图谱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姚克林先生的诗词曲作品,恰似一柄淬火而出的青铜古剑,既有历史的厚重沧桑,又闪耀着时代的锋芒。其千余首作品构筑起的文学世界,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从红色史诗的金戈铁马到田园牧歌的温柔缱绻,从山河壮丽的雄浑写意到民生疾苦的深沉喟叹,严守格律的框架内纵横驰骋,以笔为旗,以墨为阵,谱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诗史长歌。
一、峥嵘岁月里的精神丰碑:红色主题创作的史诗气象
(一)星火燎原: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诗性书写
《沁园春·党建104周年抒怀》开篇便以"一夜芳华,万炮齐鸣,千里花香"的雄浑笔触,将建党百年的辉煌庆典凝缩成三幅震撼画面。"一夜芳华"暗喻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百年嬗变,"万炮齐鸣"象征革命胜利的礼赞,"千里花香"勾勒出盛世图景。这种时空压缩的艺术手法,使词作在起笔处便具备了史诗般的叙事张力。
回溯历史时,"忆峥嵘岁月,山河破碎,病肓华夏,百姓遭殃"十二字如黄钟大吕,将近代中国的苦难史高度凝练。"病肓"一词精准直击旧时代沉疴,"十月惊雷,震呼志士,画舫南湖党诞章"则以蒙太奇般的手法,将俄国十月革命、觉醒年代的知识分子群像与中共一大的历史场景无缝衔接。尤其"画舫南湖"的意象选择,既承载着历史真实,又暗合"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意隐喻,完成了历史叙事与文学审美之间的精妙转换。
下阕"党旗耀动貅昂,笑日寇降签再敢猖"以拟人化手法赋予党旗以雷霆万钧之势,"貅昂"二字化用《诗经》"进厥虎臣,阚如虓虎"的威武意象,将民族抗争精神具象化。"开放征程,教科至上,宇宙航员战太舱。东风锏,看神功量子,智数肩航"更将时代特征熔铸于词,从载人航天到量子科技,这些现代科技符号与古典词牌的碰撞,恰似青铜鼎上镌刻的5G代码,在古今辉映中彰显着文明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二)铁血丰碑:抗战胜利主题的史诗重构
《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抒怀》以"烽火经年,山河碎、国人泪尽"开篇,瞬间将读者拽入那个山河破碎的苦难年代。"抬眼望、雄狮长啸,众心坚信"巧妙化用《狮子吼》的革命意象,将民族觉醒具象为听觉与视觉的双重震撼。"日寇铁蹄蹂躏处,鸷鹰金翅排除印"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铁蹄"实写侵略暴行,"鸷鹰"虚喻国际援助,构建出立体的战争图景。
战役书写上,"战平型、斩灭敌台庄"以白描手法勾勒平型关大捷与台儿庄战役,七个字如七道闪电,劈开历史的迷雾。"旌旗艳,华夏振,投降日,倭输运"采用四字短句的急促节奏,营造出胜利时刻的激昂氛围。结句"展未来、东大傲天翔,排头阵"以鲲鹏展翅的意象,将历史反思升华为民族复兴的壮阔愿景,使词作完成从历史叙事到时代宣言的升华。
二、山河表里皆文章:自然书写中的家国情怀
(一)田园牧歌:乡土中国的诗意栖居
《临江仙·夏至雨绵新景感怀》以"夏至雨绵禾绿壮,乡间万物葱茏"起兴,将江南梅雨时节的蓬勃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长堤玉米帐青龙。岭南茶叶嫩,桥北碧荷浓"采用工笔细描的手法,玉米如青龙列阵,茶叶嫩如翠玉,荷花浓若云霞,三种意象构成色彩斑斓的夏日画卷。值得注意的是,"战狼吹号角,鏖战建勋功"的陡然转折,将田园风光与时代建设精神无缝衔接,使乡土书写突破传统田园诗的局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北曲【双调】沉醉东风·携妻二郎口童杨采风》则以更鲜活的语言展现生活情趣。"仲夏童杨景娆,夕阳菡萏芳妖"采用叠韵手法,增强语言的音乐性。"蕊莲香,妻裙俏。置荷央媲美仙娇"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融为一体,"韵趣相谐月色瑶。颂新村千君乐了"更将个人幸福升华为群体欢歌,小令的篇幅中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意境拓展。
(二)江山形胜:地理空间中的文化叙事
《七律·登南京阅江楼抒怀》以"霜枫览胜阅江楼,典雅雄姿震九州"起笔,将阅江楼置于霜枫红遍的背景下,既点明时令,又烘托出历史的厚重感。"大鼎镌铭沧海泪,浮雕见证帝王谋"采用对仗手法,将实物(大鼎、浮雕)与抽象情感(沧海泪、帝王谋)相结合,使历史具象化。"登临远眺奔流去,俯瞰轻吟壮景收"通过视角转换,展现出长江奔腾不息的动态美与阅江楼的静态美之间的辩证关系。尾联"古往今来风雨过,中华盛世亘千秋"以时空纵横的笔法,将个体登临的感怀升华为民族精神的礼赞。
《桂枝香·游和州鸡笼山》上阕"登峰回顾,楚吴正寒秋,风劲霜露"营造出苍茫的历史氛围,"千里长江碧带,嶂峦缠雾"以比喻手法勾勒山水形态。下阕"信回首、和州胜数。看山顶鸡笼,香火燃吐"从自然景观转向人文叙事,"六朝往事东流水,令寒烟芳草缘遇"化用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象,赋予其新的历史解读。结句"幸逢时雨,春潮澎湃,大江东去"将个人际遇融入时代洪流,使词作具备了史诗般的纵深感。
三、人间烟火总关情:民生叙事的现实关照
(一)时代痛点:社会问题的诗性批判
《诉衷情·观紫竹苑烂尾楼抒怀》以"当年四处觅标头,割地建高楼"的直白叙事,揭露房地产开发乱象。"失田心痛疾首,无望再金秋"通过农民视角,展现土地流失带来的生存焦虑。下阕"民愤怒,客商忧,泪空流"采用短句排比,增强情感冲击力。"静思何过?借问苍天,谁能消愁"以诘问作结,将个体困惑升华为社会反思,使小令具备了沉甸甸的现实重量。
(二)苍生大爱:底层民众的温情书写
《北曲【越调】寨儿令·卖红薯之翁媪》以"清冷闲,臭穷顽,双耄卖薯蜷地摊"的白描开篇,将老年摊贩的生存状态展露无遗。"叟叹衣单,妪怨天寒,梦幻苟偷安"通过细节刻画,展现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数年苦累田间,一生甘作驹鞍"以对仗手法,浓缩劳动人民的苦难史。结句"看,党政是民山"将个体苦难与制度关怀相联结,在冷峻的现实描写中注入温暖的希望之光。
四、艺境交融的美学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创造性转化
(一)意象革新:古典符号的现代转译
科技意象运用上,姚克林创造性地将"东风锏""神功量子""智数肩航"等现代元素融入古典词牌。这些意象既保留着传统兵器的威武意象(如"东风锏"),又承载着当代科技的内涵,实现了"旧瓶装新酒"的美学突破。自然意象的运用上,"菡萏"作为传统荷花意象,在不同作品中衍生出"菡萏溢馨香""菡萏芳妖"等变体,既保持古典韵味,又因语境差异产生新的审美张力。
(二)语言张力:雅俗共赏的艺术追求
语言风格上,姚克林展现出极强的驾驭能力。红色主题作品多用"貅昂""鸷鹰"等典雅词汇,营造庄重肃穆的氛围;而田园题材作品则采用"妻裙俏""千君乐了"等俚俗语言,增强生活气息。这种雅俗转换并非简单拼凑,而是通过意象选择与句式安排实现自然过渡。如《北曲【正宫】塞鸿秋·夏日观荷赋》中,"晓行村北荷塘处,鹭惊莲叶腾空怒"的雅致描写,与"暗香浸六腑,浩气高扬树"的直白抒情相得益彰,形成独特的语言张力。
(三)格律坚守: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格律运用上,姚克林严守词林正韵、平水韵与中原音韵,展现出深厚的音韵学功底。《虞美人》的平仄交替、《满江红》的对仗工整、北曲曲牌的韵律规范,都体现出对传统格律的敬畏之心。但这种坚守并非因循守旧,而是在严守格律的同时,通过意象创新与情感注入,使旧形式焕发新生机。如《沁园春·党建104周年抒怀》在苏轼体的框架内,融入现代科技意象,实现了古典形式与现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五、诗心永炽照千秋:作品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
姚克林的诗词曲创作,不仅是个人文学才华的展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镜像。红色主题创作中,他以诗为史,重构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自然书写中,他将乡土情怀升华为家国大爱;民生叙事中,他用诗笔为底层民众发声。这些作品既延续着"诗言志""诗缘情"的传统诗教精神,又回应着新时代的文化诉求,历史纵深与现实维度的交汇处,构建起独特的文学坐标系。
站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审视,姚克林的创作恰似一座桥梁,一端连接着《诗经》《楚辞》的文脉源头,一端通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新境。他用实践证明,传统诗词曲非但没有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反而能够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这种承前启后的创作探索,不仅丰富了当代诗词的表现形式,更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当我们合卷沉思,那些跃动在纸页间的文字,早已超越了文学作品的范畴,化作中华民族精神图谱中的璀璨星辰。它们照亮的不仅是诗词创作的前路,更是一个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的精神归途。在这片由文字构筑的精神家园里,姚克林以诗人的赤诚、学者的严谨、战士的勇气,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史诗,也必将在中华诗词的丰碑上,镌刻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