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流动的时空与永恒的生命——论纤夫《新疆行组诗》中的哲思与诗意
作者:富有
纤夫的《新疆行组诗》以旅行见闻为经纬,将生命感悟、人性观察与时空哲思编织成诗。这组诗跳出传统游记诗歌的窠臼,没有停留在对自然风光的单纯描摹,而是以独特的视角捕捉旅途中的细微瞬间,在候车室的静默、列车上的邂逅、窗外风景的更迭中,探寻生命的本质与存在的意义。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张力,意象选取别具匠心,既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精神状态,又蕴含着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充满哲学意味与艺术感染力。
一、《老年候车室》:生命倒计时中的存在省思
《老年候车室》以极具沧桑感的笔触,将候车这一日常场景升华为对生命终局的凝视。诗人开篇便以“旅行中的候车/一生有多少次”的诘问,引发读者对生命历程的回溯。当“这一次不同”的断言出现时,诗歌的情感基调陡然转变,从普适性的生命追问转向个体生命的特殊时刻。“也许是最后一次”的揣测,如同一记重锤,敲开了生命脆弱性的外壳,迫使读者直面时间的残酷与生命的有限性。
诗中对候车室静物的深情打量——“座椅顶灯电梯”被赋予了“见一面少一面的兄弟”的人格化意象,这种荒诞又动人的比喻,打破了人与物的界限,将空间中的冰冷物体转化为生命旅程的见证者。“过了检票口/我还是几次回头”的细节,将离别时的眷恋具象化,既指向对候车室这一物理空间的不舍,更暗含对过往生命时光的深情回望。
诗歌通过对老年旅行的独特体验书写,揭示出生命在临近终点时,对存在本身的珍视与对消逝的恐惧,这种对生命终极命题的叩问,使诗歌具有超越个体经验的普遍哲学意义。
二、《列车上》:流动空间里的人性切片
(一)《酒友》:酒精催化下的人际解构与重构
《酒友》以“酒是王/酒是神/酒是量子纠缠”的奇崛比喻,瞬间解构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壁垒。在封闭的列车车厢内,酒精成为打破隔阂的催化剂,让“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结成“牢不可破的战斗集体”。这种因酒而生的亲密关系,既充满荒诞的戏剧性,又真实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悖论——人们在极度孤独中渴望连接,却又在多数时候保持疏离。“在看风景之前/自己已成为风景”的诗句,巧妙地将个体从观赏者的角色转换为被观赏的对象,暗示在公共空间中,每个人的行为都在参与构建集体叙事,个体与群体的边界在此模糊。
(二)《自制帷幔的女人》:隐私、尊严与生命阶段的辩证
诗人通过对“自制帷幔的女人”的观察,展开了对隐私与尊严的哲学探讨。女人用“自带的旧床单”精心制作帷幔的行为,被视为“保护隐私”的象征,折射出文明社会中个体对自我边界的守护。然而,诗歌笔锋一转,将这一行为与“90多岁光着背”的奶奶形成强烈对比,提出“人要活得有尊严/也得有先决条件”的深刻命题。这种对比打破了对尊严的单一认知,揭示出尊严的定义与生命阶段、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引发读者对人性复杂性与生命状态相对性的思考。
(三)《窗外》:速度与风景中的时空哲学
在《窗外》中,诗人将列车的高速行驶转化为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速度是另一种旋律”的论断,赋予运动中的时空以音乐般的节奏感,消解了传统旅行诗中对静态风景的执着。“能看到贫富差异/能洞察一方人文的蛛丝马迹”的表述,使窗外的风景超越了自然景观的范畴,成为社会与文化的切片。“江南与大漠”的并置,不仅是地域风貌的对比,更象征着不同生存方式与文化精神的碰撞,暗示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空间的位移,更是对多元世界的认知与自我认知的深化。
三、诗歌艺术:意象的陌生化与哲思的诗性表达
纤夫在诗歌中巧妙运用意象的陌生化手法,赋予普通事物以新的审美内涵。如将候车室静物比作“兄弟”,将酒精喻为“量子纠缠”,这些非常规的意象组合,打破读者的思维定式,迫使人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习以为常的事物,从而产生哲学层面的思考。
诗歌语言简洁凝练,却蕴含丰富的张力。短句的频繁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旅行中流动的时空相呼应。在哲思的表达上,诗人避免说教式的直白,而是将思想熔铸于具体的场景与意象之中。
例如,通过“自制帷幔的女人”与“光着背的奶奶”的对比,让读者在形象的碰撞中自行领悟尊严的相对性,使诗歌的哲理性与艺术性达到完美统一。
纤夫的《新疆行组诗》以旅行中的细微观察为切口,深入探讨了生命、存在、人性等宏大命题。诗歌在日常经验中挖掘哲学深度,在流动的时空中捕捉永恒的生命本质,展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思想力。这组诗不仅是对新疆之行的诗意记录,更是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哲学反思,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我与世界的诗意视角,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
新疆行组诗
1.老年候车室
纤夫/浙江
旅行中的候车
一生有多少次
几乎没有人能记住
只因还有N次
这一次不同
很容易记往
可以肯定
是人生中的屈指可数
也许是最后一次
我深情地打量室内每一个静物
包括座椅顶灯电梯
总觉得
这也是见一面少一面的兄弟
若是最后一次旅行
旅途中的每一眼
都显得万分珍贵
那么
得辛苦了眼睛
过了检票口
我还是几次回头
对身后的世界
有淡淡的忧伤
有些恋恋不舍
新疆行组诗
2.列车上
A.酒友
酒是王
酒是神
酒是量子纠缠
一杯酒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
凭着酒香
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集体
把沉寂的车厢
喝得热情洋溢
在看风景之前
自己已成为风景
亲密的速度
感动了别人
也感动了自己
我走去讨了一杯
因为我要写诗
理由很艺术
也很正式
B.自制纬缦的女人
她的床铺就在我对面
她的笑容很亲切
她上车第一件事
是自制床上的帷缦
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她自带了一块旧床单
床单上还有一个破洞
一番精耕细作
她的杰作像军中帐
她可以在帐中自由发挥
看她辛苦的劳作
我一直在思索
保护隐私在人生中的意义
有教养的女性
必须保持必要的矜持
又想到我奶奶
90多岁后
每到夏天酷热难忍
她为什么都光着背
并毫无羞涩
看来
人要活得有尊严
也得有先决条件
老得不能再老
男女都一样
c.窗外
相比移步换景
窗外的景物
有了美妙加速度
有时
速度是另一种旋律
在列车上
我找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感觉
窗外的风景
不止于山水
能看到贫富差异
能洞察一方人文的蛛丝马迹
江南与大漠
是神秘的两个世界
一个柔情似水
一个豪气干云
旅行是为了看景
你掠美的目光
不一定要留到目的地
纤夫简介
纤夫,浙江作家,诗人,《诗之梦》总编。出版文学专著8部,写诗6000余首,视诗如命,每日一诗歌颂阳光与人间大爱,用怒火焚烧人间罪恶,黑白分明,一心向善,做有良心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