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金鹏任职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民族文化产业委员会副主任
宣传文化中心 儒易坊
新的担纲,新的使命。6月18日下午,北京市大兴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民产委会议室内,阵阵掌声,气氛热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民族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姜浩郑重宣布,聘任毛金鹏老师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民族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同时不再担任该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职务。
姜浩主任指出,毛金鹏主任在地方文化和旅游局系统工作多年,并在地方文化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2023年10月,裸辞体制内工作后转身传统文化研修传承成果斐然。2024年8月,开始担任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民族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职务,是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实践者、研究者与创新者。此次从副秘书长到副主任破格聘职,是对毛金鹏主任一年来传统文化传播传承工作的充分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简称“中传会”)1995年3月1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核准登记,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家一级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业务指导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深耕地方文化,延续民俗记忆
毛金鹏老师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崇尚中国文化。参加工作后致力于潍坊海洋文化挖掘和民俗文化发展,心系一处,日夜兼程,先后编著《北海撷英》《北海览古》《潍坊滨海传说》等民间历史文化著作10余部,先后在北京两次举办新书成果发布会。开发元代报恩寺碑文、妈祖文化流源等地方历史文化精华,创造性策划实施北海民俗祭海节、天后宫民俗庙会等民俗节会,身体力行弘扬发展民间文化精髓。目前,北海民俗祭海节已连续举办九届,天后宫民俗庙会连续举办八届,且被政府公布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一方水土寻根塑魂,在职期间获评“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五一劳动奖章”,被誉为潍坊海洋文化“拓荒者”、文化铁人。
修缮历史遗迹,保护民俗形态
冯骥才老先生多次拍卖画作筹集历迹保护资金,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楷模。毛金鹏老师是冯老先生的忠实追随者。在齐鲁大地,他坚持三年持续修缮民俗场馆的感人事迹在齐鲁大地传为美谈。禹王台是当地一处民俗古迹,历经百代流传,成为周边群众重要的民间信仰场所。自2023年开始,先后发起开展九天玄女宫、财神殿、台体地面硬铺、神医胡三太爷殿修缮行动,防止了台体水土流失,让历史古迹重焕新颜。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山东淄博等地的民俗设施建设,为文化界和企业界做出了表率,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民俗文化续命人。
融合儒易智慧,守护民族根系
周易是大道之源,文明之根。儒学是华夏精神瑰宝,经邦济世之学。2023年10月,完成在地方政府赋予的文化建设使命后,毛金鹏老师选择了践行天道,功成身遂。从体制内转型后,凭借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积累的丰富理论实践经,融汇从国企到央企,从媒体到党政机关,再从党政机关回归民企民间的人生道悟,从而形成多元化独特视角,聚焦文化本源,致力于儒学与易学的融合创新,形成“儒易互鉴”新国学理论框架,广泛应用推广于企业管理领域、社会指导领域。其研修成果《奇门遁甲与城市修行》倡导浇树浇根、帮人帮心佛易理念,引领城市大众散化焦虑合道生长。而《周易智慧与企业总裁决策》则指导企业公共关系构建、企业生产经营节奏策划,让若干企业家走出困惑遵道而行。
“他的文化之旅,是一条从体制内守护者到民间实践者,再到理论创新者的进阶历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常会营博士说,毛金鹏老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传承者的担当,也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消息来源/儒易坊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