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米阳光
当历史的时钟指向这样一个重要的节点——2025年,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全体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重要时刻。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纪念,更是一段血与泪交织的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战争的硝烟虽早已散去,但精神的火种永不熄灭,那是民族记忆里永不磨灭的番号,将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的序幕,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无数同胞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痛苦挣扎。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以残暴的手段吞并整个中国,将中华民族推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在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上,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至深的英勇事迹。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华民族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团结与坚韧。无论是英勇的士兵,还是默默奉献的平民,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战贡献力量。像张自忠、赵一曼、杨靖宇,左权等这些不胜枚举的抗日英雄,他们的壮举让人热血沸腾。八路军和新四军等抗日游击队在敌后展开游击战,打得日本侵略者措手不及。
马本斋,这位回民支队的司令员,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毅然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1938年率队参加八路军,之后回民支队在他的带领下,战斗力不断提升,队伍发展壮大到2000多人。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历经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让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他不仅是战场上的勇士,更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他深刻感受到党的伟大,于1938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由于战事繁忙、缺医少药,他不幸患病,最终在1944年2月7日病逝,年仅42岁。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不惜牺牲一切。
还有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她们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展现出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冷云原名郑志民,“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在一次战斗中,她们为了掩护部队突围,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毅然投江殉国。她们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她们的壮举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
抗战时期的普通百姓同样是这场战争的重要力量。他们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坚守着自己的家园,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抗战。有的百姓为战士们送粮送药,有的为部队传递情报,他们与战士们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在敌人的残酷统治下,他们虽然生活困苦,但始终保持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华侨群体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广大侨胞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们虽身处异国他乡,但心系祖国安危。有的华侨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为抗战前线提供了急需的物资支持;有的华侨毅然回国参战,与家乡人民并肩作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浓浓的爱国情怀。他们的付出和贡献,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增添了重要的力量,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抗战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今,为了铭记这段历史,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各地又纷纷举办一系列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旅活动,向社会各界征集相关文章,以此来挖掘抗战历史,传承华侨爱国精神。
这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淞沪会战、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忻口战役等一场场激烈的战斗,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抗争精神。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一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场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胜利,其意义非常深远。抗战胜利让中国重新获得了国家的尊严和独立,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经过这场战争,中国在国际上重新获得了话语权,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1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以3500万伤亡的惨痛代价,牵制并歼灭日军155万余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了亚洲主战场的力量。从“九一八事变”揭开抗战序幕,到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百团大战彰显敌后战场韧性,到《义勇 军进行曲》响彻大江南北激发全民斗志,无数英烈用生命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民族大义。
这场跨越14年的艰苦卓绝斗争,不仅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更是全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驱散黑暗的壮丽史诗。这场胜利重塑了国际秩序:中国作为联合 国创始会员国之一,以大国姿态登上世界舞台,加速了殖民体系的瓦解,推动了全球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正如王毅外长所言,中俄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两大支柱, 其历史贡献“为战后和平奠定了基石”。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我们以多元视角回望烽火岁月,以当代实践传承抗战精神,以全球视野守护和平愿景。
八十年间,岁月如歌,历史的尘埃早已落定,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仍在我们心中激荡,提醒我们铭记过去、珍视和平。抗日战争,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史,更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熔铸史。回首往昔,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侵略,中国人民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奋起反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
“一寸山河一寸血”,无数中华儿女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浴血奋战,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无论是在正面战场的枪林弹雨,还是在敌后战场的艰苦周旋,每一位抗战勇士都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英勇事迹,彰显出爱国主义的恢宏气势,迸发出民族觉醒的无穷威力,激发出全民抗战的巨大能量。
今天,当我们重新回顾那段历史,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的烽火硝烟和民族的苦难。我们应当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烈士,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历史塑造未来,今天影响明天。今天不忘来时路,明天就能够铸辉煌。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砥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牺牲的先烈们。
在新时代,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和平,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我们正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上,仍然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抗战精神的激励下,携手共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中华民族的脊梁永远挺拔,让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不仅是为了回顾过去的苦难与辉煌,更是为了展望未来,激励我们不断前进。唯有记得来时路,记得一路走来的艰难困苦与宝贵经验,记得为什么出发、从哪里出发,才能够使初心永不蒙尘褪色、永不枯萎干涸。
抗战胜利80周年,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在伟大抗战精神的激励下,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历史不会忘记,未来也需要我们共同守护。让我们在这光辉的历史中,努力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续书写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