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
我与大兴九仙山庙会这个渊源有近五十个春秋了。大兴镇(过去是乡)是我母亲的娘家,我的姑舅亲戚几大房几十户人家基本都在大兴,从在襁褓里就与大兴这个乡级地名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大兴又是抗日名将民族英雄李家钰的家乡,幼时长在大兴,最盼的是大兴,高中读在大兴,大兴成了我的第二家乡了。
我的生日是一九七七年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每年通常都是艳阳高照,我出生那天也不例外。这一天也是当地一个赶庙会的日子,每年这一天这里总是人山人海,十里八乡的百姓都会汇集到这里,热闹非凡。因此我对这个庙会又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三州五县之内有很多类似的庙会,除了大兴九仙山庙会我几乎每年都去,别的庙会我极少涉足,有很多根本就没去过。
今天是2025年农历六月初六,阳历6月30日,也是我48岁的生日。和往年这一天一样,艳阳高照,碧空万里。早晨我一个人骑着摩托车,短袖衬衣又穿件外套西装,迎着清晨微显寒意的凉风到了二十公里外的九仙山下。九仙山当地又名九尖山,是九座像半圆馒头形状的山丘排列而成的九个丘陵山头。这个庙宇建筑群就在蒲塘公路边的一座山上。从2020年疫情暴发,政府就封闭了各地的庙会,到2023年后九仙山和各地庙会才重新对外开放。但要讲人流量及热闹程度和疫情前相比已是残花败柳落日余晖。人很少,很多来了也就是上山烧了香就走。
记得在十多年前,各地的小商小贩提前一天就来蒲塘公路边抢占摊位,一直排到一公里外的大兴场镇。然后从进山公路的两边都是小贩们的摊位。什么卖假玉假珠、吉祥挂件的,抽签算命的,卖烧烤的,卖煎饼鹑蛋的,卖西瓜糖葫芦的,摆小吃摊开树林食堂的,还有卖衣服鞋子皮带刀具的……应有尽有。卖香烛纸钱的更是不计其数。
记得有一年蒲塘路边摆满了新疆人的烧烤帐篷,大音箱里放着维族特色的民歌,维族小伙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非常娴熟地扭动身姿和脖子,一刻不停,好像是早上起来吃过兴奋剂似的,脸上洋溢着得意之情,一边扭一边给客人烤羊肉串,撒料粉。还有在空地上开儿童游乐场的,还有搭千人大帐篷,搞歌舞表演的,这些主要是外省人。几个身材苗条健壮的年轻美女穿着胸罩和三角内裤在台上跳舞,帐门口的小伙时不时发出尖叫并招揽顾客进去参观。这些久经战阵的姑娘们为了招揽客人,有时还会脱的一丝不挂招摇一翻又穿上,男性看客自然会是一阵心潮澎湃。
自2023年疫情结束以后,人流量已不及过去的20%,过去那种人与人之间摩肩接踵,山间小道水泄不通的场面已成为历史。蒲塘公路边已没有什么小商贩,只是在进山的公路两旁还有卖香火纸钱小吃吉祥物的还在,路边居然还有卖除草剂的……很多上山的人都会买把香和一叠纸钱,中国的老百姓只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不懂佛教的历史和知识,烧香拜佛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没有风险的贿赂行为。乞求庙里那些一尊尊神态安详心思难则的神能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平安安,在老百姓看来多烧香多挂功(捐款)多磕头就是在为自己的福报积分,是有益于消灾避祸的。甚至认为香越大神仙就会越喜欢,为了迎合百姓的这种虚幻心里于是摊位上不知从哪年起就有了两米多长的粗大长香,这估计是旷古未有的发明吧!
我到任何一个庙会从来不会买香买纸钱,也不会捐点钱,但中国人的烧香拜佛并不代表一种信仰,而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思维产生的行为。在印度古老的佛教故事中就有一个感人的传说,摩诃萨埵那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无私的爱与牺牲的思想,也深刻诠释了佛法的核心教义→慈悲为怀。但在这人流如织的百姓队伍里有多少人上午去庙里烧香,中午有客人来一样杀鸡宰鱼,家里还未断奶的奶猫奶狗一样毫无人性的拿出去弃之荒野让它们活活饿死或被车碾死……
在上山的道路两旁跪着一些好手好脚,看起来也很体面的中年男女,放着音响,一张铺地的海报写着家人的“不幸”一看都知道这些是专业跪地骗钱的,这也是各个庙会必有的标配景观。但路人还是有十元五元,一元两元施舍的。在三圣殿前,游客特别多,有的人正在忙着帮需要消灾的人写文书,有一个中年男人手持一根长竹竿阴阳怪气地在那里唱,前面一个纸扎的法船,这大概就是古代巫师的一个角色吧,人要消灾祈福就要有一套流程和仪式,而这些被称为“菩萨”的人就是凡人与神仙沟通的中间人。这些被算命先生说有灾的人,通过这些预先告知的法事流程,或许可以从内心寻找到一种安全感。在三圣殿附近一个斋饭堂,很多老年人在里面坐着,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吃饭,捐款多少不限,一百元可以,一元钱也行。
在九仙山最吸引游客的观光地方莫过于二十多年前建起来的仿古钢筋水泥建筑→万佛塔。塔高三层,塔基本身就坐落在山的最高处,再加上塔的高度,于是万佛塔就成了整座山体最佳的观景台。我登上万佛塔三层的时候已是早上八点左右,八面墙皆有几扇通风窗户,绕塔一周可以把东南西北的景观尽收眼底。可谓妙哉绝哉。
向西望是层峦叠嶂巍峨壮观的邛崃山脉。邛崃山脉北起都江堰,南达雅安市天全县境内,全长五百里。是岷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自北向南海拔逐渐走低,包含有海拔5551米的霸王山,海拔5072米的巴朗山,海拔4129米的夹金山,海拔3437米的二朗山。向南望就是家乡的山→长秋山。古称岢幕山、总岗山,仍属于是邛崃山脉体系,是西段的一条支脉,长秋山的海拔最高峰可达一千余米。绵延于蒲江、名山、丹棱等县的交界之处。远山之下一道白气笔直横卧,雄山好似半落于云天之上。大兴场镇闾阎千亩,楼宇万间,大兴场与乡村的田野民户还有那远处依稀可见的场镇、工厂……每一扇打开的窗户都好似一副美丽的写实油画,让人陶醉。想写诗要陶冶情操的时候,这是个最好的地方。
九仙山庙会的辉煌已属于过去,它和许许多多民间庙会一样会遵从自然界的法则经历从生到死从兴到衰的生命历程。但万佛塔的观景功能又是我和许多人长久的吸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