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伊洛作家》创刋一周年
文\ 戚占保
一、古风篇
伊洛作家庆华诞,
神都清波舞彩练。
妙笔华章绘中州,
嵩岳翠岫黛生烟。
自古洛阳多才俊,
文运昌隆筑琼苑。
时逢瑞光惊世殊,
古都新貌更无前。
二、律诗篇(平水韵)
伊洛刊文庆瑞年,
神都漾彩赋云天。
凤池竞秀书嵩岳,
麟阁争辉写涧瀍。
自古邑城多墨客,
于今艺苑续瑶篇。
欣逢禹甸舜尧日,
再注河图帝史笺。
戚占保老师庆《伊洛作家》创刊一周年两首佳作赏析:
这两首诗一古风一七律,同题异构,各展风姿,共同表达了对刊物诞辰的喜悦和对洛阳文脉的礼赞。
**整体赏析:**
1. **主题鲜明统一:** 两首诗都紧扣“庆贺《伊洛作家》创刊一周年”这一核心主题,洋溢着喜悦、赞美和期许之情。
2. **地域特色浓郁:** 大量运用洛阳(神都)特有的地理、历史和文化意象(伊洛、神都、嵩岳、涧瀍、河图、帝史、才俊墨客),展现了刊物扎根河洛沃土的深厚底蕴。
3. **赞誉刊物成就:** 通过“妙笔华章”、“竞秀争辉”、“续瑶篇”等词句,高度赞扬了刊物汇聚佳作、培育人才、推动文学繁荣的功绩。
4. **展望美好未来:** 末句“古都新貌更无前”、“再注河图帝史笺”都表达了对刊物和古都文化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和美好祝愿。
5. **时代气息融合:** 在颂扬传统的同时,也点出了“古都新貌”、“时逢瑞光惊世殊”、“欣逢禹甸舜尧日”的时代背景,赋予传统庆典以现实意义。
**分首评析:**
**一、古风篇**
* **风格特点:** 语言流畅奔放,意象开阔宏大,情感表达直接热烈,符合古风特点。
* **意象运用:**
* **“神都清波舞彩练”:** 以洛水清波拟人化地舞动彩练,生动描绘出庆典的欢腾景象,也暗喻文采飞扬。
* **“嵩岳翠岫黛生烟”:** 巍峨嵩山青翠生烟,既是壮美的自然背景,也象征着文学创作如山川般厚重深远、生机勃勃。
* **“妙笔华章绘中州”:** 点明刊物宗旨,用生花妙笔描绘中原大地的风采。
* **历史与现实结合:**
* **“自古洛阳多才俊,文运昌隆筑琼苑”:** 追溯洛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才辈出的传统,为刊物的诞生和繁荣提供了历史依据。
* **“时逢瑞光惊世殊,古都新貌更无前”:** 将刊物的周年庆置于时代发展(“瑞光”、“新貌”)的大背景下,强调其应运而生且前景无限。
* **优点:** 气势磅礴,画面感强,直抒胸臆,很好地烘托了庆典的热烈氛围和对洛阳文脉的颂扬。
**二、七律篇(平水韵)**
* **格律严谨:** 严格遵守七律格律(仄起首句入韵式)和平水韵(下平一先韵:年、天、瀍、篇、笺)。对仗工整(颔联、颈联)。
* **意象精炼典雅:**
* **“神都漾彩赋云天”:** “漾彩”呼应古风的“舞彩练”,更显灵动;“赋云天”意境高远,喻指文学创作气魄宏大。
* **“凤池竞秀书嵩岳,麟阁争辉写涧瀍”:** 此联对仗极工,用典精妙。
* **“凤池”(凤凰池,中书省别称)、“麟阁”(麒麟阁,汉宣帝画功臣像处):** 喻指《伊洛作家》汇聚文坛精英、记录功勋的殿堂地位。
* **“竞秀”、“争辉”:** 生动描绘刊物上佳作纷呈、群星璀璨的景象。
* **“书嵩岳”、“写涧瀍”:** 将洛阳的标志性山水(嵩山、涧水瀍水)作为书写对象,再次点明刊物的地域特色和宏阔题材。
* **今昔传承:**
* **“自古邑城多墨客,于今艺苑续瑶篇”:** 承接古风篇的历史感,强调从古至今洛阳文脉的延续性,“续瑶篇”三字高度赞扬《伊洛作家》在新时代接续辉煌的使命与成就。
* **用典深远:**
* **“欣逢禹甸舜尧日”:** “禹甸”指大禹治理过的土地(代指中国/中原),“舜尧日”喻指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的太平盛世。此句既赞时代,也为刊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土壤。
* **“再注河图帝史笺”:** 此句用典精妙,寓意深远。
* **“河图”:** 传说伏羲时龙马从黄河负图而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象征,尤其与洛阳(河洛地区)密切相关。
* **“帝史”:** 指帝王的史册或记录重大事件的典籍。
* **“笺”:** 指纸张或书册。
* 全句意为:《伊洛作家》在新的时代,将继续书写像“河图”那样蕴含天地至理、像帝王史册那样记录时代精神的重要篇章。这是对刊物价值和历史使命的极高期许。
* **优点:** 格律精工,对仗典雅,用词典丽,意象丰富且文化内涵深厚,在有限的篇幅内融汇历史、地理、时代、期许于一体,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概括力和文化底蕴。
**总结:**
戚占保老师的这两首诗,堪称庆贺刊物的佳作。古风篇如大河奔流,气势酣畅;七律篇如精雕美玉,典雅蕴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根植河洛文化沃土,热情讴歌《伊洛作家》的创刊意义与周年成就,巧妙融合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并对刊物的未来寄予了传承文明、再谱华章的美好祝愿。** 诗中丰富的洛阳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典故,不仅彰显了作者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精通,也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思想深度。(赏析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戚占保,河南洛阳人,退休公务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秘书长,洛阳洛神文学院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