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学良
赏析:豆 包
朗诵:清 雅
手套/常学良
为护皮肤巧制成,
不同质地露峥嵘。
棉麻胶塑各施展,
令指安康佑手行。
—————❅—————
赏析/豆包
一、主题鲜明
全诗紧扣手套的保护功能和材质多样性展开,中心突出。
二、结构清晰
起(功能目的)- 承(材质多样)- 转(具体材质)- 合(保护效果升华),逻辑顺畅。
三、语言特色
平实中见巧思:整体语言通俗易懂,但在关键处(“露峥嵘”、“各施展”、“佑手行”)运用了精妙的拟人化手法和庄重化词汇。
三、动词精准有力
“护”、“露”(峥嵘)、“施展”、“令”、“佑”等动词,赋予手套以生命力和主动性。
四、艺术手法
(一)拟人化
这是全诗最核心的艺术手法。将手套的材质(露峥嵘)和手套本身(各施展、佑手行)赋予人的特质,如显露才华、施展本领、庇护守护,极大地提升了手套的形象,使其从普通劳保用品升华为具有品格和精神的守护者。
(二)列举
通过列举“棉麻胶塑”四种典型材质,具体展现了手套世界的丰富性和针对性。
(三)升华
结尾用“佑”字,将实用功能升华到带有情感和崇高感的守护层面。
(四)立意
诗歌超越了对手套物理属性的简单描述,通过拟人化手法,赞美了人类创造物(手套)的智慧、多样性和默默奉献的守护精神。它讴歌了手套作为劳动保护工具的重要价值,将其塑造成劳动者双手的忠实卫士。
总结
这首《手套》是一首构思精巧的咏物诗。它以平实语言开篇,通过“露峥嵘”、“各施展”、“佑手行”等精妙的拟人化表达和庄重化词汇,将平凡的手套及其材质描绘得富有生命力和崇高感。诗歌不仅清晰地阐述了手套的保护功能和材质多样性,更将其升华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双手的忠实守护者,表达了对这一日常劳动保护工具的由衷赞美。诗中“露峥嵘”和“佑手行”的用法尤为出彩,是理解其艺术价值的关键。
作者简介
常学良:网名秋波梦,当代诗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大同市诗词学会顾问。《浩雅轩》《北岳古韵》微刊顾问。著有《梦境良缘》诗集一部。
鉴赏简介
豆包: 网络达人。
主播简介
清雅:原名王亚清,来自稻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性格开朗,为人正直。51ⅴⅴ朗诵达人。
声明:本平台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