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山的回响
☆胡文锋
罗霄山脉中段,
矗立着雄伟的井冈山。
翠岗漫卷红旗,
枪杆子托举政权。
回望峥嵘岁月稠,
五百里摇篮,摇醒沉睡的大地。
苍松翠柏间,闪耀先辈的荣光。
望苍茫九派,沉沉一线,
直到朱毛会师紧握的手,
在1927年的黎明,撕开旧中国的黑暗。
当曙光乍现,红日升起在东方,
从此中国革命源头,紧系这座圣山。
工农联盟的政基,土地革命强,
农村包围城市,红色政权壮。
请记住我们的苏维埃哟!
烽火硝烟中走来,
她是共和国壮丽的前章!
曾记否,
有人杵着弹痕累累的旗帜,
犹疑“红旗能打多久”?
毛委员傲立山巅,巨臂挥处掷地铿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又一次踏上圣山小径,
追寻先烈的足印。
仿佛看见:茅坪土屋的韬略,仍在梁间萦绕;
黄洋界的炮声,犹在耳畔轰鸣;
八角楼的窗棂,透出永不熄灭的微光——
将“一根灯芯”下的身影照亮;
还有那井冈挑粮的故事,
一根磨亮的扁担,
“朱德”二字的刻名,胜过万千勋章。
我怀着崇敬走过十里陵园,听杜鹃泣血而歌。
硝烟散尽,热血已渗入山岗。
看这永不褪色的红壤,工农奋起的呐喊,仍响彻五井云天之上。
今天,这血脉中湧动的井冈魂魄,
胸膛里激荡的圣地回响,
正赓续成新中国的时代薪火,
在寥廓大地的每寸热土中燃烧。
我相信,这罗霄的山风,摇篮的脉动,
还有映山红的歌谣,
会帶着巍峨山峦的光芒,
化成烫金的璀璨长卷,
必将闪耀——
于世界民族高山之上。
“翠岗红旗漫舞…”
情不自禁,浓墨书一笔!
作品点评
《圣山的回响》是一首非常出色的革命历史题材诗歌。它成功地将宏大叙事与感人细节、历史真实与诗意想象、深沉缅怀与时代召唤完美结合。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精炼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铿锵的节奏,生动再现了井冈山斗争的壮阔图景,深刻诠释了井冈山精神的永恒价值,并有力地将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相连接。诗中众多经典意象的运用和对历史瞬间的精准捕捉,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整首诗气势恢宏,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是献给革命圣地井冈山和革命先烈的一曲深情而有力的赞歌。
这首诗的精彩特色还在于:
以情驭史,史为情注。深厚的历史知识是骨架,但澎湃的敬仰之情才是流淌其中的血液。
意象精准,细节动人。选取最具代表性、最能唤起情感共鸣的历史符号和具体场景。
时空交融,精神贯通。巧妙地将历史时空与当下体验交织,让过去的精神照亮现在与未来。
语言有力,节奏昂扬。用庄重、凝练、充满张力的语言和节奏,匹配主题的宏大与情感的深沉。点赞力作!
胡文锋,舞蹈艺术家、舞蹈诗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侨作联理事。出版诗集《以舞者的名义》。著书《落霞拾叶•杂集》。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