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源小河世人尊
2019-05-18 标子 卢华南 济源同城网
济源有条小河叫济水,位于太行山西端南下的平原盆地,三面环山,东与华北平原相连。
济水由18条河流组成,逐步形成湨水、蟒河、洙泷河三条河流,在沁园办事处的合河村汇合,形成济水。济水发源于济源市,济源市因济水发源而得名。
历史上的济水和黄河、长江、淮河并称四渎,独流入海。隋开皇二年在济水的源头建济渎庙,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32亩,现存唐、宋、元、明、清古建筑72间,被专家称为“古建博物馆”。济水神历来被封建皇帝祭祀并加封号,规格很高,为其他三渎之首。唐太宗李世民曾问许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尊四渎,何也?”许答:“其一,济水虽小,潜流屡绝,能曲折千里,独流入海、不屈不挠、坚忍不拔、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拼搏之性,正是君子之性。其二,水清莫如济,济水以清名扬天下,与其他浊河形成鲜明对比,能独守其清、不受污”。其三,济水虽纳百谷之水,却能波澜不惊。其四,济水滋润田地、为人造福,从不发狂致人灾害,是一条利河。”李世民答:“众浊我独清,朝宗得其主。”通过李世民和许敬宗的谈话,可知济水的特色和文化内函。
从龙潭寺发源的水叫泷河,也称济水西源;从济渎庙发源的水叫潴河,也称济水东源;万泉寨和盘西河为北源。潴河和泷河及盘西河交汇后称潴泷河。济水可行船,堽头、水运、马头村,是古代水上运输船的停泊处,可惜现在水位下降,港湾变成村庄和良田。
上古时,轩辕皇帝划野分星始定九州,其中沇州地域包括济源、山西阳城、垣曲境内,水从地名为沇水。山西的沇水有二:东源出于阳城西南千峰岭;西源出于垣曲东北历山。汇合流入黄河。帝舜时这里沇水泛滥,大禹为治黄减压分水导之东流。王屋山上有太乙池,化神仙之水,流经天下第一洞天、愚公故里,从济源的龙潭寺和济读庙处涌出。济水源头周围为原城遗址,是夏代都城之一。造原字的原意:为厂下三个泉,指的是东源、西源、北源。
济水清洁透亮,像征着人的高尚品质,泽田富民,具有顽强的精神性格,附体愚公精神,历代名人称赞。白居易:“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宋代文彦博:“远朝沧海殊不碍,横贯黄河自不浑,不注东海誓不休!”
古人对自然灾害认识有限,以为是山川发怒,进行敬畏祭祀,济水列入其中,距今已有2700余年。原为济祠,随着文化积淀厚重,居住济源的隋代宰相牛弘上书,文帝敕诏建济渎。今人为了纪念济水,我于1990年提出建济水公园建议,经论证和市委批准,几届政府努力将会实现。市区命名济水大街、济水办事处、济水工商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