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滚烫” ,抵不过战友的心脏;岁月恒久,抵不过战友的情长。
——编者
文/潘汀河
六月的潮州,骄阳似火,却比不过战友重逢时心中的炽热。6月20日,海南军区原特种兵教导团3营十连的战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这座充满古韵的城市,一场期待已久的战友聚会在此拉开帷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聚会,大家心中满是三感:感恩、感动与感谢 。
感恩,是对那段军旅岁月的深深敬意。曾经,年轻的我们怀揣着梦想与热血,投身绿色军营。在海南军区,炽热的阳光、艰苦的训练,还有那一次次的负重拉练、野外生存挑战,都成为了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磨砺。部队的大熔炉锻造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的纪律意识,更让我们懂得了责任与担当。感恩部队,让我们从懵懂少年成长为坚毅的战士;感恩那段经历,为我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0年前,我们一起在十连同吃同住同训练同活动,有的几年、有的十多年甚至三十多年的军旅生崖,那是我们人生最美、最靓、最难忘的年华。是今生无悔、来生还要的牵挂的梦。转瞬间,我们已离开军营,火热的军营生活使我们一生受益,让我们至今难忘的是军人的情结。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锻炼出军人钢铁般的意志,这种经历、这种青春之歌,军人不仅仅要为别人着想,更要用军人的情怀来解读自己的青春年华。都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只是没有当兵的人说的话,我们真正当过兵的人对那一身军装、对军营从不后悔。
无论富有还是贫穷、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无论何时何地,提起军营的日子,我们都会精神振奋、青春再现,无论何时何地,说起当年的战友,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艰苦的训练会使我们周身舒坦,饭前的军歌会让我们浮想联翩,木板床上的整理内务,班务会上的积极发言,都会使我们有久违的亲切感。夜间站岗的一声口令,病号饭时的温暖,都会是我们渴望归队的回归线。
我们曾经当过兵,一生引以为荣,意志弥坚!一朝入军营,终生不后悔。每当翻开影集,那一张张发黄的照片,记录着我们青春岁月,令我们回忆在部队服役期间的经历……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又一个退役老兵珍藏在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永不老去!
聚会现场,感动的瞬间如繁星般闪烁。老连长、副连长、排长、班长紧紧握住战友的手,眼中泪光闪烁,多年未见,那份情谊却丝毫未减;曾经在训练中互相较劲的战友,如今笑着拥抱,回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满是感慨;还有战友带来了当年的老照片,泛黄的影像中,是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瞬间将大家拉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梁绍明老班长分享自己在部队点点滴滴,带兵的三要素,爱兵如子,以身作则,调动积极性,带出一批好兵,这样的故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深刻体会到战友情谊的珍贵与无价。李飞雄、彭永晴等都说部队是大熔炉,把他们培养成有信仰的人。宋建华、雷学军、彭振煌、古风斌、何进基等都感慨地说,是部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以使我们退伍回到地方后能克服一切困难;陈莫李在连队当班长,退伍后当村干部,由于工作出色,得到党组织肯定,后考上公务员,他说能有一点进步都是在部队学的本领。潘家略、何明军、雷行宗、陈新、翁雄文、湛浩明、施东欣、余玉传退伍回到地方后,在各自的岗位建功立业,取得骄人的成绩。人生有这段难以忘怀的军营生活,丰富我们人生经历,历练了我们的社会认识,它将伴随着我们永远……忆青春,我们自豪,我们曾经是一名军人……
谈笑间,军营生活已成往事。岁月交替,年轮转换,光阴弹指即逝。我们的青春因选择军营而别样精彩,我们的青春因着迷而绽放光芒。年华易逝,故事不老。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沒有虚度光阴。那些付出、心酸、努力都成为我们记忆里的刹那芳华。
而感谢,则贯穿于聚会的始终。感谢陈绍民、詹光明、林如宁、肖道进、谢志泉、曾波等筹备组,他们不辞辛劳,精心策划每一个环节,从场地的选择、行程的安排,到联系每一位战友,事无巨细,只为给大家呈现一场完美的聚会;感谢每一位积极参与的战友,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都克服困难赶来,让这份战友情得以延续和升温;感谢家属们的理解与支持,是她们在背后默默付出,让我们能够安心奔赴这场相聚,让这份情谊有了更加温暖的底色。
此次潮州聚会,是一次回忆的盛宴,更是一次情感的升华。当聚会结束,战友们再次分别,心中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下一次相聚的期待。我们知道,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相隔多远,战友情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力量 。亲爱的战友们,岁月不饶人,弹指一挥间,40年过去了。对我们来说,生命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后悔,从当兵的那一天起,我们的心就紧紧连在一起,正因为有了我们的奉献,才铸就共和国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