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庆 和
地球绕太阳旋转,人间四季相交换。仲夏小暑,骤增雷电,雨水增多,滋润桑田。然冷热气流对峙,故扬州梅雨浮现。空气闷湿,阴雨连绵。墙壁挂珠,老树泪涟。柜中衣物生潮,囤中米粮出汗。阡陌上,学子携雨伞,寺院中,长老盼晴天。经书晒一晒,防虫防腐变。呜呼,一个翻经节,节日属正版。
文人杜撰,节日有三。故事之一,令人汗颜。相传康熙南巡,扬州南郭游玩。恰遇暴雨,躲进寺院,衣裳湿透,晒干方还。“六月六,晒龙袍”,故“龙衣庵”,民间传遍。
故事之二,令人惊颜。传说唐僧西天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取经回国,途经海边,不慎将经书,掉进水里面。众徒捞起,晒干凯旋。恰逢六月六,建节敬老天。
故事三,令人感叹。晋国宰相狐偃,权高位重专权。亲家好言相劝,遭羞辱命归黄泉。姑爷欲报仇,女儿风声传。狐偃猛惊醒,大度设家宴。赦免姑爷,全家言欢。自此六月六,“女儿节”建立,接女儿回家转。
早在宋代,笑谈上演。真宗赵恒,极度贪婪。十分信奉道教,一心得道成仙。有一年仲夏,六月六夜晚,赵恒突然宣称,上天赐书于俺。于是建“天贶节”,设坛祭天纪念。在泰山建“天贶殿”,成为无稽之谈。
厚重的节日,丰富的内涵。翻经节,历千年,姑姑节,把家还;天贶节,已失传。民俗民风,滋润着桑田,文化文明,塑造着世界观。祖先敬重文化,教化子民书念;书是文化的载体,经是宗教的理念。收藏书,爱惜书,应成为我们的行为规范;好读书,读好书,应成为我们的良好习惯。虽然翻经节与宗教有关,我们应保护和珍惜这一文化遗产。
二0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翻经节)
作者简介
编辑制作 杜琴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