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 旗 颂 》
关 东 月
在华夏历史奔涌的长河中,总有一抹鲜艳的红,如破晓的曙光,劈开亘古的黑暗,点燃希望的星火——这便是党旗的颜色。它远非一块寻常的布帛,而是千钧信念的凝聚,是无畏力量的象征,更是引领中华民族航船驶向光明彼岸的永恒灯塔。
初生的晨曦轻吻大地,党旗在风中猎猎舒展。那旗帜上炽烈的红,浸染着无数先驱滚烫的热血。烽烟弥漫的岁月里,它在硝烟深处傲然飘扬。战士们前赴后继,他们冲锋的呐喊是对党旗的至高忠诚,是照亮未来的坚定信仰。每一次奋不顾身的冲锋,每一次磐石般的坚守,目光穿透战火,只投向党旗引领的方向——那便是胜利的坐标。党旗下,屹立着刘胡兰青春而决绝的身影,“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以生命丈量了对党的无限忠诚;铭刻着董存瑞舍身忘我的壮歌,为胜利托起最后的希望,那惊天一爆,是对党旗尊严最炽烈的告白,将忠诚铸成不朽的星辰。
当硝烟散去,百废待兴的荒原上,党旗依然是指引前路的明灯。建设的热潮中,党员们躬身力行,融入大地经纬。他们与人民挽手并肩,开垦希望的荒原,点燃工业的引擎,编织大地的脉络。在党旗的辉映下,布满沧桑的双手,于断壁残垣之上,铸就了新的城市与村庄。看,“铁人”王进喜跃入冰冷的泥浆,以血肉之躯搅拌困厄的泥沼,只为让沉寂的土地喷涌出时代的力量。那跳动的油花,是他,也是千万建设者对党旗精神最滚烫的实践,闪耀着劳动者金子般的光芒。
岁月如歌,奔腾向前,党旗始终高扬在新时代的辽阔天空。当肆虐的洪水化为苍茫泽国,党旗如定海神针,矗立危堤之上。党员干部们肩扛使命,逆流而上,以血肉筑起守护生命的堤防,每一块沙袋都凝聚着无声的誓言。当大地痉挛,废墟撕裂希望,党旗便是废墟上挺立的旗帜,穿透绝望的阴霾。救援队伍中佩戴徽章的身影,在瓦砾间与死神赛跑,向生命的微光托起不灭的信念——不抛弃、不放弃,这信念正是党旗下永不褪色的担当。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场,党旗是飘扬在千山万壑间的红色宣言。千千万万党员干部深深扎根于贫瘠的土壤,走进每一扇渴望的门窗。他们带来的,不止是种子与技术,更是信念的火种与梦想的航标。在党旗引领的征程中,闭塞的山乡焕发蓬勃生机,往昔的困顿化作幸福的微笑——这是初心在泥土里最动人的绽放。
党旗所向,便是希望升腾、力量汇聚之地。它是一种无声的号角,超越时空,激荡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魂魄,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矢志前行。每一名党员都是这旗帜忠诚的守护者,他们在平凡或非凡的岗位上,燃烧光热,熔铸理想,践行着人民至上的不朽誓言。
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党旗永远高高飘扬!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人类奇迹的不朽丰碑,是凝聚着中华精神与磅礴伟力的光辉标识。怀着无上的崇敬与深沉的热爱,我们向党旗庄严致敬!它将继续高悬于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如不熄的火炬,如永恒的罗盘,迸发着璀璨的光芒,永远照亮、指引我们奔向更加壮丽辉煌的明天!

作者 关东月,吉林人,现居广东佛山。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经典文学网签约作家,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当代1文学艺术》副总编,《中外文化传媒》副主编,《当代精英文学》顾问。作品散见于诗刊,《春风》《蔘花》,《青年月刊》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羊城晚报等全国报刊杂志及各大媒体网络平台,有多篇获奖作品被选编入《当代华语作家获奖文集》,《中国亲情诗典》,《中国实力诗人优秀作品集》,《中国最美爱情诗选》,《中国精典小说,散文,诗歌集》等多部国家出版物文集。荣获全国首届东岳文学奖,第三届孔子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