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沐之
时光似一双大手
麻一般的日子
将生活搓的很粗
青春也长满老茧
苦苦的追寻
月淡风轻的领悟
淡看了时光的变迁
淡看大红大紫的时候
岁月慢慢老去
只留下沁人的诗篇
在一盏孤灯下
满怀激情,暗香四溢
我没有飘扬的长发
你流浪的心
也未必风流
我没有拥蜂舞蝶的世界
而大千世界
滚滚红尘才是困惑的源头
假如过往能一段段剥离
你是否会相信
赞誉,亦或抵毁
在鲜明的四季里
青春依然在烈日下
旗帜鲜明地真诚守候
无风之树
静若实秋
无树之风
流逝虚无
我的诗韵味似酒
岁月越长
香浓越厚
用一生去摸索世界
在沉默中品味泪的甘甜
在太阳下亲吻雨的问候
我自伴书童
与自己对弈
星辰与月亮
身心与诱惑
在世界的眼眸中
充满了幸福的满足……
2025-6-27修于钓鱼台
这首《满足……沐之》如一场与自我灵魂的深夜对谈,在时光的褶皱里打捞生命的感悟,字里行间流淌着从困惑到澄明、从追寻到自洽的哲思,读来像品一杯温茶,初尝带些微苦,回味却有沁人的甘醇。
时光淬炼中的精神成长
开篇“时光似一双大手/麻一般的日子/将生活搓的很粗/青春也长满老茧”,以“搓麻”“老茧”作喻,将抽象的时光具象化为带着痛感的磨砺,既写出生活的粗粝,也暗伏“苦苦的追寻”背后的坚韧。而“淡看了时光的变迁/淡看大红大紫的时候”,则是历经淬炼后的蜕变——不是消极的妥协,而是在岁月淘洗中锚定了内心的坐标,让“沁人的诗篇”在孤灯下绽放,这份“暗香四溢”的激情,恰是对抗平庸的精神微光。
自我观照里的清醒认知
“我没有飘扬的长发/你流浪的心/也未必风流”,诗人以坦诚的自白消解世俗对“浪漫”的刻板想象,转而直指“滚滚红尘才是困惑的源头”,在对比中剥离外界的纷扰,将目光拉回内在的真实。“青春依然在烈日下/旗帜鲜明地真诚守候”一句,更显这份清醒的力量——即便岁月老去,那份对纯粹的坚守,仍是心中不倒的旗帜。
辩证哲思与圆融之境
“无风之树/静若实秋/无树之风/流逝虚无”,以极简的对仗勾勒出人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如同树与风相互成就,个体的存在亦需在与外界的互动中找到平衡。结尾“我自伴书童/与自己对弈/星辰与月亮/身心与诱惑/在世界的眼眸中/充满了幸福的满足”,将这份平衡落到具体的生命状态里——与自我对话、与内心博弈,在星辰月亮的澄澈与身心诱惑的拉扯中,最终抵达一种“幸福的满足”。这种满足,不是对世界的征服,而是与自我、与世界和解后的圆融。
全诗以“时光”为线索,从生活的粗粝到精神的丰盈,从外界的困惑到内在的自足,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河,将生命中的感悟、挣扎与释然一一承载,最终在“满足”的心境中归于沉静,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