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诗人胡清普简介
胡清普、男、汉族、湖北仙桃市人、1948年10月生、中共党员、松滋退休干部、文学爱好者、素有“民间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的雅称”、在今日作家、都市头条、当代新诗苑、云海蓝天、东方乐读.诗词楹联、齐鲁风诗社、中国基层党建网、金榜头条等平台投稿多篇。是中红网湖北编辑部副主任兼荆州站站长。民主与法制、省决策与信息荆州站顾问、名人名家网湖北文学社顾问。博鳌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论坛湖北代表处顾问。现居住在湖北荆州松滋市洈水镇。


开心度余生
文/胡清普
人至老年,生活节奏渐缓,时间似乎变得充裕起来,多了大把可供支配的时光。然而,不少老人在回首往昔岁月后,容易陷入迷茫,失去对未来的展望,动力与活力也随之消散,在百无聊赖中,将余生过得潦草而敷衍,仿佛一篇缺乏用心与激情的文章。
其实,美好的余生应当充满生机与活力,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每一笔都勾勒出生命的精彩;像一首激昂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生活的热情;像一座繁茂的花园,每一朵鲜花都绽放着生命的芬芳。

奋斗,是晚年永不落幕的旋律,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词。年龄的增长不应成为放弃追求的借口,即便年老,也依然需要奋斗的精神,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如已九十岁高龄的刘兴诗教授,他的晚年生活依然忙碌而充实。他始终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不辞辛劳地前往彭州考察项目,到宜宾校区指导工作。对三星堆铜矿来源的执着探寻,对宜宾校区地质教学建设的倾心付出,这些都汇聚成了他通向精彩余生的道路,成为刘老先生下一个十年为之努力的目标。“九十不努力,百岁徒伤悲”,这句诙谐又充满力量的话语,不仅是刘老先生对自己的鼓舞,更是对所有老年人的激励,让我们明白,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奋斗都不应缺席。
活得充实,绝不是晚年篇章中的虚词,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态度与追求。四川文友阳光老师,作为名篇金榜头条总编导师,她虽身残却志坚。轮椅限制了她的行动自由,却无法束缚她那颗充满爱与奉献的心。她坐在轮椅上专注于慈善工作,为社会帮贫扶困,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带去温暖和希望。她的生活因这份坚持与付出而充实无比,她活出了最好的老年模样,成为了老年群体中令人敬佩的榜样。

坚持,是晚年临池不辍的日课。对于步入老年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书写余生的珍贵纸张,需要我们一笔一画,用心去勾勒,尽力写出余生最好的文字。我的文友刘才汉老师,在 94 岁高龄时,依然笔耕不辍,写出了《金秋露珠》这样优秀的文章。刘老师感慨:“高兴自己活着还有用”。这份坚持,让他的老年生活熠熠生辉。在坚持中,老人们找到了生命的价值,也收获了内心的满足与喜悦。
山东齐鲁风文学社的周玉欣老师便是这样一位用开心书写晚年精彩的典范。已过六十岁的她,不仅精力充沛地担任着文学社社长兼主编的重任,更以独特的人生感悟诠释着晚年的意义。她说道:“人到晚年应做些扫尾工作,但不是停下来,而是在前进中扫尾。”这简简单单的话语,蕴含着无尽的乐观与积极。在她身上,岁月的流逝并未带来暮气沉沉,反而化作了对生活、对文学事业持续追求的热情。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晚年并非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另一段充满可能的新旅程,开心则是这段旅程中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前行的每一步。

而梦想,无疑是晚年篇章中最为关键的词汇。长久以来,人们常常将梦想与少年紧紧相连,仿佛那是专属青春的特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梦想的光辉同样洒落在晚年的时光里,老年同样拥有诗和远方。梦想,是生命永恒的驱动力,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它都能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无尽的色彩与活力。
一位文友在朋友圈写下的那段鼓舞士气的话,深刻地道出了梦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梦想成就人生。一个人有了梦想,活着才觉得有意义,有趣味。”的确,当我们怀揣梦想时,生活便有了目标和方向,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被赋予了特殊的价值。那些忠实于梦想的追求者,他们的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炽热的火焰,这火焰让他们忘却了岁月的流逝,“不知道什么是老之将至”。梦想,宛如一场与岁月的勇敢较量,只要心中梦想不灭,我们便能在这场较量中战胜岁月的侵蚀,保持内心的年轻与活力。那些拥有梦想的老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奔头,每一天都朝着心中的目标努力前行,岁月不仅没有让他们变得消沉,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定、更加从容。

在松滋市洈水镇这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我深深地领悟到了开心与梦想对于晚年生活的重要性。为老年的自己加油,不断为生命注入动力,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每一分在追求梦想道路上的收获,每一次因开心而绽放的笑容,都如同画笔,将余生描绘得栩栩如生。它们汇聚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示着晚年生活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让我们以开心为封面,以梦想为关键词,书写属于自己的晚年诗章。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要让心中的开心与梦想永不褪色,让晚年成为人生中又一段熠熠生辉的美好时光。
写于松滋市洈水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