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系统化债大背景下的政信难题及其解决思路
吴波
2025年6月28日
一、中美乃至全球去债务周期的历史大背景
2022年中央深改委第二十五次会议提到,要压实地方各级政府风险防控责任,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从严查处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
2021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已率先开展全域无隐性债务试点,为全国其他地区全面化解隐性债务提供探索。
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到要“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以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一)中美去债务周期的综合分析
——美国困境的基本逻辑在于投资机会的极度缺失之矛盾。无论美联储加息不加息,殊途同归的是美国国内资本的泛滥,只会加剧上述矛盾甚至于难以收拾的地步。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只有短中期避险动机,而长期视野下的投资机会的跟进才是上述资本真正驻留美国并造福本土的根本前提条件,否则对美国的无论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而言都只不过是来去匆匆、竹篮打水一场空。进而言之,美国国内投资机会严重缺失,在根本上则与美国的债务火山有着互为表里的根本关系,是故去债务实为美国走出困境的无二之选,同时,去债务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走向下一轮繁荣所不可规避的问题。
历经数十年持续的虚拟经济膨胀,如今美国乃至全球资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投资机会的严重缺失,既然无风险、低风险收益项目不再成为理想的投资去向,那就只有引导资金涌入风险领域,而美国政府将不仅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纯市场化的分散项目创投,还将发展具有国家系统引导运营的,诸如军工复合体、页岩气等高科技产业创投,呈现对创投风险的系统分担特征。
——一个国家的运营模式是由该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诸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相互联系和有机统一的整体关联性及其行为特征、价值取向、利益模式等构成的综合大系统,其决定了在一段时期内该国面对重大内政外交问题时所可预见的倾向性和决策思路。
美国的传统国家运营模式具体包括主要的四个方面,一是近年来货币宽松政策的进入和退出设计所代表的“剪羊毛”模式,二是全球武力输出和安全代理角色担当,三是促进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亲全球化取向,四是侧重于金融运作的国家负债运营模式,以上共同构成了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整体性的美国国家运行模式系统。
可以预期,美国的国家模式将发生以下转变,一是由“剪羊毛”模式转变至“霸权红利”的吃老本模式,二是由武力输出和安全代理角色转变为具有全球性军事雇佣本质的“保护税”征收者角色,三是由“亲全球化”倾向转变为“中性全球化”倾向并相对顽固地与全球进入第二轮全球化的趋势相抗衡,四是由倚重金融手段的国家负债运营模式转变为容许美元战略性持续贬值的去债务基本诉求为特征。
——中国宏观杠杆率绝对水平位于主要经济体中等水平,但企业杠杆率偏高,其中包括国有企业和地方隐性债务。
(二)全球去债务形势展望
总体不乐观。
地球是分裂的:东西方政策鸿沟。
金融资源的积聚正日益远离全球市场的正常底线,这一事件堪比中国历史上反复发生过的土地积聚造就极度腐朽的大地主阶层。金融领域的大地主们操纵市场的力量日益强大,使得他们热衷于进行暗箱交易和利益设置,这直接挤压了正常的市场博弈的空间,使得各类金融资产的交投越来越不活跃,流动性受到威胁。
金融市场的停滞趋势表面上看是由于交易各方的认识趋同,但实质上这只不过是因为真正能够有效参与交易的主体因为积聚效应而越来越少,而在交易中起主导作用的金融机构犯上了“交易厌恶症”,让他们自己与自己交易显然也是不现实的。问题是,许多大机构的利润是被操纵和设置出来的,缺乏市场属性。
正如土地必须耕种,金融市场必须有活跃的交易,否则就是市场功能出现了萎缩。正如中国历史上的大地主对土地的过度集中占有导致了农民的破产和土地出产率的下降,当前金融市场的垄断趋势同样破坏了均衡而广泛的交易背景,直接导致了金融市场功能的坍塌。没有经过充分换手,许多资产的价格是空中楼阁。
一些金融资产的价格走势平淡不兴、缺乏弹性和线性,都是因为缺乏市场主体的充分和积极参与,没有必要的博弈价格只不过是一堆经不起一击的符号。美国道琼斯的K线走势就是一个例证,上涨伴随着缩量,波动性越来越差,市场的活力在逐步丧失,美国股市是全球最大的“政策市”,大机构则在合法地从事操纵活动。
市场主体缺乏激情,还有一个根源在于金融资产的质地在变坏。在持续多年的全球景气背景下,虚拟经济的发展过度脱离实体经济,资金流动性持续增长,派生出大量低级证券,交易选择性、资产多样性和机会都大幅度下降,而对低级证券并不容易形成足以产生换手的认识分歧,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市场中毒了”。
资产流动性不足酝酿着巨大的系统风险。价格没有经过必要的市场发现机制的检验,市场的静止状态变相掩饰了潜在风险,诸如“有价无市”的问题增加了市场崩溃的可能性,一旦危机来临套现会异常困难,大机构认识到“避险”的必要性但又担心引发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质疑,普遍采取虚假和应付的态度。
当前,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大机构更加惧怕风险,但他们在限制自营交易的同时却变本加厉地加速制造风险资产。市场形成了一个错误认识,认为增长是天经地义的,任何倒退和调整都不可接受。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市场的脆弱性在增加,下一次危机很可能引发更大的损失和代价,值得高度警惕。
二、系统化债的三个视角
压力和机遇同步。
(一)生产力革命
——化债契机:新兴科技孕育希望。
(二)东西方文明互鉴和中美博弈
——文明互鉴
——中美博弈
(三)中国经济的内循环和外循环
1、国内
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堵点在金融。
系统化债是去除金融堵点的核心要务。
要想系统化债成功就必须攻克政信难题。
2、外循环
化债是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一环。
三、中国特色的系统化债思路
(一)降低基尼系数是大道乾坤
合理的基尼系数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人类社会制度创新的重要抓手。无数治乱循环、政权更替、文明兴衰的历史已经证明,防止社会两极分化、防止社会阶层固化始终是必须高度重视的政治主题,这也是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
在系统性、制度性、有计划、有步骤降低基尼系数方面,当前形势和条件已经日渐成熟,可以采取的真招实招颇多。比如,深化税制改革,在社会一、二、三次分配中进一步贯彻初心理念。
财税系统尤其需要树立宏观思维,要走出财税看财税,在国内外最新形势中看财税,要积极、主动、有为、切实导入新时代的精神引领和实践探索。需要把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提上议事日程。
尤其是要强化直接税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采用倒算法则配置量化改革目标:
一是要把降低基尼系数列为阶段性政府目标,给出目标规划、时间表和路线图,确立二十大后各年的基尼系数降低目标作为量化尺度。
二是结合经济条件、发展节奏、资本宽松需要等因素,优化税率中直接税的全新扣除水准和超额累进税率梯度。
三是试行超额房产税,比如对同时拥有过多套房或一定面积方便以上的业主征收超额房产税。此外,还可在提高超额遗产税、降低直接税、加快中央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才去实际行动。
(二)优化债务端是正道沧桑
债务重组是主要方向。
区分债务性质、状态、结构、周期。
(三)做大做强资产端是不二法门
资产端的强大可以缓解化债压力
区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
财政收入具备资产端功能
四、中国特色政信难题的特征及其破解思路
(一)中国征信难题的主要特征
——复杂性。
短中长期共存。
中央和地方交杂。
隐形和显性结合。
——艰巨性
近60万亿城投债,近40万亿地方债,合计近90多万亿。
——系统性。
是中国当前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现状的鲜明折射。
离不开统筹规划系统施治。
(二)中国政信难题的破解思路
——地方离不开中央,但不能依赖中央。
一是统筹规划完善方案创新政策方法加快进度。
二是优化系统化债的宏观中观政策经济制度产业环境。
——以省级行政区划政府为责任人,系统破解征信难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省级区域金融风险处置由省级政府负责处理,省级政府对区域性金融风险负有救助责任。
——地方而言两条腿走路解决。
一是债务端着手。
中央、省、地三结合,条块双结合,系统协同配合推进,共同注入资源、降低预期、面对现实、承受代价,必要性核销,建立救急机制。
分类应对,区分轻重缓急,和稳妥推进。一般情况不主动引发刺破问题。
出台针对四大行等金融央企的统一核销政策,省级统筹省市两级金融国企的统一核销政策,与四大行等按比例配套落地。
二是资产端发力。
统一清产核资资产重估完善资产负债表。
地方资源合理配置,优质资产注入。
——三大内功
一是夯实政府现代化治理水平和债务、资金管理能力。
二是应对经济、产业变局的转型升级能力。
三是下决心加快开展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机构和体制改革,改革下沉。
【吴波主席个人介绍】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全球智库 主席;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 执行主席;
国际科学发展理事会(ICSD) 高级研究员
国际科学院(IAS) 高级研究员
国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咨询委员会 委员
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 高级顾问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国际文化交流工委指导专家
江南大学互联网传播研究中心 研究员
沃德智库 研究员
【学术研究成果】
吴波,笔名顺风。未来学者,中美贸易战研究者,网络信息安全学者,国学学者,国际关系学者,独立财经作家,汉诗传人。
已出版《长尾革命》(南京出版社)、《互联网帝国》(中国铁道出版社)、《顺风新博客论》(东南大学出版社)等网络信息、新经济和未来学著作。
参与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课题1项:
2008年《Web2.0背景下的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省部级学术课题2项: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WEB2.0背景下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2011年江苏省哲学社科重大课题《艺术设计对非遗产业化的作用研究》。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网络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分析》
《社会化网络发展与国家新信息安全》
《Web2.0背景下的国家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国家新信息安排的隐患》
《论网络视频的若干现象对国家新信息安全的隐患》
《社会化网络隐患对国家信息安全的影响》等。
另著有200万字稿件未出版,涉及未来学、经济学、国学、军事学、诗词散文等等:
《二十一世纪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全息论(三部曲)》
《二十一世纪的政治经济学》
《顺风量子奇门真要》
《字理天机》
《百科未知录》
《心禅随记》
《心儒随记》
《心道随记》
《真序道德经》
《归藏九镜(易经)》
《心军随记(军事)》
《若琛集(诗词)》等。
对中美关系、中美博弈等国际政治经济领域重大事件及其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个人见解,曾成功预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和落选美国总统、英国北爱尔兰独立公投、新冠疫情演变走向等国际重大事件结果。
曾应邀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第6届国际香山论坛,中美俄英等各国防长、外长、大使出席;
应邀出席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2023政信年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应邀出席2021世界数字经济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应邀出席2020云南数字经济和金融开放创新论坛,并参与圆桌论坛;
2008年出任江苏省委宣传部科学发展观讲师团成员;
应邀为上海交大、江南大学、北汽鹏龙集团、中铁四局、新华社天津分社、九三学社江苏省委等举办主题讲座数十场。
在解放日报、求是杂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内参》、参考消息、凤凰网、中国检察报、农业日报、凤凰卫视、解放日报、检察日报、当代传播、IT时代周刊、江苏财政研究等数百家媒体发表文章或接受采访、报道千余篇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