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57》「飘舞的剑」(8254辑)

晨间寄语
人的幸福感有多种,关键时刻引起关注、被问候、受体贴的幸福感倍增。贵州榕江遭受水灾的视频传开后,很多战友发来关怀的信息,我很感动,一并表示非常的感谢[抱拳]!
端午节前我写过,贵州山区雨季的特点,山洪来得快,甚至势猛,地势低洼的地方,大水荡过,狼藉一片,一阵一阵,让人揪心。我的家乡连续几天,部分城区被淹,在职的干部职工被动员起来,投入抗洪抢险、救灾。新闻里,财政部紧急拨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山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只要连续几天雨不停,就会有大水来临的思想准备,老百姓会说“老天爷漏了”,“天意不可逆”之类的话,记得提醒家人“勤带雨伞,饱带干粮”。小城的许多人会比平时起得早,名曰“看大水”。这既是一种对灾情的查看和了解,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无奈,谁不发自内心,希望大水不来?痛心疾首又如何?唯有,只待灾后重建。
贵阳人和其他省会城市人一样,多以“大城市”自居。社会发展到今天,还有几十岁了没有出过城的。实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自过自家小生日子、小生活也。大雨下来,自顾不暇,会在心里骂,西家砌的那堵墙把水挡了、东家放的那堆杂物把水围进家来了,如长杂彼…。
贵阳人有揶揄或者轻佻俏皮别人时,会说“你家屋头发大水、你家屋里飘拖鞋”之类…。如此种种,皆是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可奈何、或自嘲调侃,一切的一切,还待改变。
老百姓还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也一种精神,也是人与自然的一种抗争。什么叫做大无畏?这就是人类,一直这样走来……。
新的一天,早安!
2025.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