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有一日,携心上人至此
作者:王根杰
江南,本非我心之所向,却似暗藏魔力,总在梦里萦绕。立夏过后,城市的喧嚣令人倦怠,我索性转身走进山野村落。清风拂面,村民质朴,一碟农家土菜,一缕柴火香,恍惚间竟寻见了陶渊明笔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桃源。
踏入古镇,茶寮的烟火气最先撞入眼帘。我选了临窗的木凳坐下,檐角雨帘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节奏。黄山毛峰在白瓷壶里舒展,茶烟与檐角细雨缠绵交织,忽然一片沾着雨珠的芭蕉叶飘落窗前,我伸手接住,叶片凉丝丝的,还带着泥土的湿润。雨滴敲打芭蕉,声声清脆,像极了雨夜独坐时的绵长思绪。捧起素瓷茶盏,看水珠顺着盏壁滑落,在桌面积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檐角摇曳的灯笼——喧嚣渐远,心境也随之澄明。
转出茶寮,沿着蜿蜒的石板路走向荷塘,裤脚很快被雨水打湿。荷塘半亩,荷叶轻摇,一只红蜻蜓突然从眼前掠过,翅膀沾着的水珠簌簌落下,在阳光下碎成七彩光斑。我蹲下身,指尖轻触水面,凉意顺着指缝漫上来,惊得几尾小鱼倏忽游散,荡开的涟漪里,新荷亭亭而立,风过处暗香浮动——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此刻便在眼前。
古镇的建筑更是一卷沧桑史书。细雨浸润着黛瓦千年,青石板泛着明清微光,恍惚听见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吟叹。雕花窗棂间,半盏残茶凝结旧时风月,让人想起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怅惘。檐角铜铃轻颤,似有茶语未尽,又似卢仝“七碗清风生”的余韵未散。
夜幕垂落,江南化作一盏陈年祁红。入口醇厚回甘,带有鲜甜轻快的嫩香味,慢品细腻鲜爽且余韵持久。老街灯火摇曳,青石板路两侧的文保匾额静立如诗。粉墙黛瓦在烟雨中朦胧,马头墙参差错落,将徽派建筑的清雅风骨,一笔一画勾勒成水墨丹青。
平生所求,不过是刘禹锡“斯是陋室”的淡泊。一间老屋遮风雨,半亩薄田度春秋,胜过万千风景。一泓清泉相伴,便是人间至味——恰如王维所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
终有一日,当携心上人至此。看古镇如何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沉淀为水墨里的永恒。恰似李白凝望敬亭山的眼神,江南,终将成为我灵魂的归处。
到那时,我们携手漫步在古镇的青石板上,听雨滴敲打芭蕉,看荷叶轻摇,感受古镇的宁静与美好,让这份淡泊与从容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让江南的山水成为我们琴瑟和鸣的见证。
【作者简介】
王根杰是“立体营销”与“差异化经营”著作的作者、农资立体营销理论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从事农资营销领域二十余载春秋。曾在国有化肥、农资企业、供销系统、粮食流通领域供职;在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曾先后任营销常务副总、总经理等职;在四川化工控股集团九禾股份曾任副总经理、磷复肥总经理; 曾任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部门总监兼任中农舜天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现被业内十几家业企聘请高级顾问和培训讲师,日常写些营销和行情方面的文章在各大媒体上发表。先后被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化工报社 ,农资导报聘请为专家和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