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记散文
《幽雅龙宫山,庆化寺花塔》
作者~赵新洪
河北涞水县庆化寺花塔,又名千佛塔。位于涞水县永阳镇北洛平村北2.5公里的龙宫山南麓,矗立在原庆化寺山门外正南约100米的山崖平台之上。距易县北边的南豹泉村不到5公里,而且就在张易公路北边儿的山上.现庆化寺又有信者捐赠重修了东厢房和北主殿。又见香火游人。
据现存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北魏,原寺院占山地数百亩,有树万余棵。其寺极盛时分上、中、下三院。(现只存上中两院),原寺院数十间,僧众百余人。是华北一带有名的古刹之一。寺中现存的陀罗尼石柱和石雕莲花座都是北魏时期留传至今的,极具文物价值。寺院旁边两座岩洞,就是著名的闭关洞,从古到今经常有僧人到此闭关参悟,元朝的国师八思巴大师,就曾经在闭关洞中独自打坐月余。庆华寺五峰环抱,依山望水,苍松翠柏,清泉怪石,溪流泉湍,幽静僻雅,实乃修身养性参禅悟道,旅游观光之绝佳胜地。有古燕小五台之称。
曾多次约友,自八十年代初至二零二一年,先后有步行、骑自行车、集体乘轿车到蹭人小车,先后十几次去龙宫山庆化寺。其原因是它山美、水美、景美。最主要还是它历史悠久、是涞水,易州、广陵(涞源)一带建寺最早、且有名洞、名瀑、名石,名僧,名塔(国宝)。此山美妙的石形结构遍布全山,从坡向上一路处处美石,令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许多僧人到山石下溶洞龙宫中打坐修行。庙后石山下有清泉水、清凉可口。人为凿出的石步台阶下到十来米深处,每次去都有僧中小童僧下宫去取水给游人品赏。庙北行绕过小路可见一处瀑布,溶洞似西游记中的水帘洞。人可在洞中避水,且冲刷的石柱美而悠雅、前面不远处有平石台可供游人小憩,野餐,休息。还可观平台下小溪流水潺潺,南望山角下北魏花塔英姿。此塔造形奇特,饱含魏晋佛教风格,且有隋唐早期风格的砖刻飞天图形,近似山西大同石窟的绘画风格。前些年已出现部分坍塌。最近国家又重新修回原貌。
前不久有人说此塔建于辽代,实为不实之言,辽金时北方处处建塔:北京太子峪云岗镇岗塔、涿州双塔、良乡红山坡塔、涞水县城塔,北京八里庄金兀术十三层玲瓏塔,涞水金代皇甫塔,房山白玉塘塔、大石窝塔照塔,玉皇塔等都是硕壮、高大辽金风格!没有庆化寺花塔的细腻的佛家之美。而且砖雕精美,有飞天、乐器,舞士等。今据:涞水县志载有黄帝乐官伶伦在此山修行的古老人文历史纪载与传说。
据《列仙传》记载,黄帝乐官伶伦曾长期居住于龙宫山,此传说为寺庙增加了上古时期的人文色彩
庆化寺, 东邻灵山,北瞻釜山。南望永阳,西眺豹泉。庆化寺与东邻灵山道观,同为涞水县太行一条山脉相连。从灵山道观山顶西行有崎嶇小路西行,穿过溪水瀑布,可转至龙宫山庆化寺龙宫北院。当年,曾一度香火鼎盛。僧众,名人倍出、是参悟佛禅闭关修行的清静之妙处。
花塔,位于龙宫高山上,与原有庆华寺相峙,四驱越野车可直接开到塔前。“相传这里是华夏音乐始祖伶伦创作皇帝家庙祭祀音乐的地方,因此,庆化寺花塔所在地龙宫山也被称为伶山,当地人习惯称庆化寺花塔为“伶山塔。”涞水县文保所所长杨钢成介绍。庆化寺花塔1993年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庆化寺花塔保护维修工程、安防工程和防雷工程相继完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寺庙被毁,僧人驱散。仅留下简、单的几间僧房败院。一片潇条败落景象。八十年代又有信奉皈依者出资重建了几间平房为远来游旅进香者舍斋饭,观寺塔龙泉。后有義慈者投资重修了“圆通″正殿。原前殿旁有建寺早期的石碑已扑倒,部分残毁,而驮碑的赑屃石座也被打掉了龟头。石龟碑榫凹处不知何代何时生出一株黑枣树、又不知何代何人嫁接为柿子树,现仍留有嫁接的接痕。柿树根年久生长已将赑屃座撑裂,现已长粗直径约二十五公分多。柿树高过圆通殿顶,每年秋后红柿满枝头。近些年寺里又为赑屃配上了龟头、龟树也成为庆化寺独特一景。
庆化寺花塔,
人文龙宫山。
涞水县龙宫山、釜山,玉泉山,三山海拔不是很高,登途也不是很险,但在涞水太行山麓,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与美石,都是这一带最清秀幽美的名山。满山坡露在山表层的青石,经大自然亿万年雕磨风化,形成自身的天然之美。参差凹凸的造形,精巧而神奇的表像,配以青,灰,乌、褐、蓝、白、紫,黄、红的色调,让游人叹为观止!前些年开展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改造,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为的把山表层美丽石画破坏了近半。大的几十吨、小的千把斤,挖出在路边售卖,看了让人心疼,就好像亲口咬掉身上的肉!醒醒吧,不要让美丽毁在我们这一代!
2025年、6月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