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荷韵清吟
吕锦芳
凌波仙子巧梳妆,翠袂丹裙舞霓裳。
点水蜻蜓窥秀色,穿花蛱蝶醉幽芳。
涟漪漾韵悠然趣,潋滟含诗自在翔。
撷缕清风盈篋内,欣将雅意赋新章。



李老师赏析:
吕锦芳老师的《七律·荷韵清吟》以荷为媒,融自然灵动与文人雅趣于一体,诗中笔法细腻,意境悠然,实为咏荷佳作。试从以下角度略作赏析:

一、意象精妙,仙姿天成
开篇以:“凌波仙子”喻荷,既承袭了李太白“清水出芙蓉”之清雅,又赋予其“巧梳妆”的拟人风韵。翠袂丹裙的色彩对比,暗合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的视觉美感,而“舞霓裳”三字更将静态荷花幻化为月下仙子翩跹之姿,虚实相生,妙不可言。

二、工笔点染,生机盎然
颔联“点水蜻蜓窥秀色,穿花蛱蝶醉幽芳”,化用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童趣视角,以“窥”“醉”二字赋予昆虫灵性。蜻蜓点水的动态与蛱蝶穿花的迷醉,恰似工笔重彩中的点睛之笔,既凸显荷塘生态的鲜活,又暗合周敦颐"香远益清"的君子品性,物我交融,意境高远。

三、水韵诗心,天人合一
颈联“涟漪漾韵悠然趣,潋滟含诗自在翔”将物理水纹升华为诗意涟漪,“漾韵”“含诗”的通感手法,使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致水乳交融。尤其“自在翔”三字,既可解作水波荡漾之态,亦可视为诗思翱翔之境,虚实相生之间,暗合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哲思。
四、结句点睛,雅怀尽显
尾联“撷缕清风盈篋内”以超现实笔法收束全篇,将无形清风纳入竹篓的奇思妙想,既呼应了谢灵运“清晖能娱人”的山水情怀,又暗含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隐逸之趣。最终“欣将雅意赋新章”直抒胸臆,既是对创作过程的艺术概括,更彰显了诗人“万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审美追求。

微瑕互见:
颈联“悠然趣”与“自在翔”对仗稍宽,若能调整为“悠然趣”对“自在吟”或“潋滟诗”,或更显工整,然七律贵在气韵生动,此等微瑕无伤大雅,反见自然天成之妙(对了是下平七阳不能用“吟”和“诗”)。

全诗如一幅水墨长卷,既有工笔细描的精微,又有写意泼墨的洒脱。诗人以荷为镜,照见天地大美;以诗为筏,载动清雅情怀。读罢此篇,恍若置身荷塘月色之中,清风盈袖,雅韵萦怀,诚为当代咏物诗中不可多得之佳构。



吕锦芳,中共党员,政府机关工作。河北省婚协金牌调解、音乐家协会会员。多篇散文、快板、历史故事、小品、诗朗诵、歌曲、相声、诗词等作品发表。文学作品散见于《百味文学》《一点资讯》《人民网》《中国文学》《天雁论坛》《 当代文坛》《新时代诗典》《百度》《腾讯》《新华网》《北京头条》《华夏头条》《上海头条》《荣耀中国》《中国诗人作家网·有声专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