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多年创业史诗》
(七绝十六首·)
诗/廖尚光
其一 开天辟地
暗夜神州星火燃,十三志士聚红船。
舱中议定千秋策,破晓春雷震九寰。
其二 星火燎原
赤焰燎原照九州,锤镰旗帜遍全球。
农村战火烽烟起,穷众挥戈斩敌仇。
其三 井冈奠基
黎民赞颂赤旗雄,浴血青山建大功。
割据农村开伟业,长缨在手缚苍龙。
其四 武装斗争
枪杆夺权真理彰,秋收暴动战旗扬。
盲从夺取大城市,转向山巅觅曙光。
其五 铁军初创
井冈火种映天红,铁血雄师象巨龙。
占据乡村施巧策,神机妙算灭狼疯。
其六 瑞金风云
红都肇建固金汤,四破围剿威名扬。
游击歼狼施巧计,狼师屡败被惊惶。
其七 战略转移
五次围攻反剿凶,洋师硬战损兵锋。
湘江血沃长征转,策马西征破万峰。
其八 四渡奇兵
赤水迂回妙计强,四番抢渡鬼神慌。
调狼千里团团转,跳出重围向北方。
其九 长征壮歌
万里长征克困难,夺桥飞渡震河川。
雪山草地埋忠骨,热血浇开共和天。
其十 抗战烽烟
陕甘会师凝铁壁,数年浴血胜豺狼。
驱倭再破蒋家匪,赤县新生耀曙光。
其十一 建国兴邦
镰锤辟地换新天,屹立东方势浩然。
砥柱中流擎伟业,万民筑梦向康年。
其十二 思想光辉
华夏腾飞加速快,救星思想照征程。
唤醒环球无产者,真理长明世界惊。
真十三 领航复兴
建国兴邦靠导航,毛公思想耀穹苍。
为民宗旨千秋继,筑梦神州万世昌。
其十四 盛世华章
今朝赤县威名震,群狼被灭自慌张。
华夏繁荣奔盛世,领航世界共辉煌。
其十五 振奋中国
复兴盛世展威风,巨大神州特别雄。
屹立东方成榜样,光辉闪亮撼苍穹。
其十六 美好中华
和平社会世人夸,没有硝烟有彩霞。
天下黎民都向往,环球赞美大中华。
注:时逢2025年,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谨以诗史回望百年征程,歌颂救星建党的丰功伟绩,祝愿华夏复兴伟业再谱新章。
廖尚光的《建党百多年创业史诗》以七绝十六首串联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从“开天辟地”的红船启航,到“美好中华”的盛世图景,用凝练的诗句勾勒出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关键足迹,兼具史诗性与抒情性。
历史脉络的精准勾勒
诗作紧扣党史核心节点:从“十三志士聚红船”的建党初心,到井冈山“割据农村开伟业”的探索,再到长征中“四渡奇兵”的战略智慧、抗战时期“浴血胜豺狼”的坚毅,直至建国后“筑梦神州万世昌”的复兴愿景,时间线清晰,重大事件取舍精当,如“湘江血沃长征转”“雪山草地埋忠骨”等句,以血与火的意象浓缩了革命历程的艰辛。
意象与情感的交融
诗人善用象征与对比:“暗夜神州星火燃”以“星火”喻早期革命火种的微弱与燎原之势;“枪杆夺权真理彰”直白点出武装斗争的重要性;“镰锤辟地换新天”则以党旗符号见证时代变革。情感上,既有对先烈的缅怀(“热血浇开共和天”),也有对盛世的赞颂(“华夏繁荣奔盛世”),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党的赤诚与民族自豪感。
艺术风格的鲜明特点
全诗以七绝格式创作,韵律工整,语言通俗而不失力量。“调狼千里团团转”“狼师屡败被惊惶”等句,用“狼”喻敌对势力,既显斗争的尖锐,又带朴素的情感倾向;“没有硝烟有彩霞”则以今昔对比,凸显和平年代的珍贵,让历史叙事在韵律美中更易引发共鸣。
整体而言,这组诗既是对建党百年伟业的回望,也是对民族复兴的礼赞,以诗为史,以史抒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创业到领航的壮阔历程,兼具史料价值与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