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再回武平县
韩济生
第18 全歼便衣队(一)
沙土地,并不是没有经济价值,这里生长着一种灌木丛,叫作红荆条。这种红荆条,坚韧有力,是编篓编筐的好材料,上面的荆条被割去了,只要是根还有,它还会继续生长,继续给附近的村民生长着源源不断的财富。
红荆条编的筐,盛煤盛土都行,武平县有两大宝,一大宝是武平的大红枣,又叫贡枣,又甜又脆,过去年年都可以进贡到北京,专供皇亲国戚美美地享受一番。再就是红荆条编的筐了,运到山西去装煤,运到全国去装土、装菜,那真是长久耐用,经济实惠。就连本地人拾粪的粪筐,都是红荆条编的,恶臭腐蚀,水淋霜打,只要不摔烂它,粪筐能传好几辈子。
沙窝子还是野兔的乐园,成群的野兔在这里安家,繁衍它们的子孙。它们认为最可怕的敌人是人类,这里人少,自然成了自由的王国。青草虽然是薄一点儿,但是够它们吃一辈子的。
有了野兔,自然也就有了刺猬,还有了狐狸。狐狸是杂食动物,它们看上了野兔,自然有了野兔,也就有了它的美餐,吃烦了野兔,偶尔也到西瓜地里,玉米地里去采一下点心吃。沙土地里为什么会有西瓜呢,因为沙土地里种的西瓜特别甜,有的农人就看中了这个窍门,有时候,就把西瓜种到沙地里。
沙窝子虽然离着密集的人类居住区远一点儿,但不失为丰富多彩的世界,它按照自己的自然规律在慢条斯理地存在着。李大中在前,仔细地搜寻着昨晚上人类的足迹。吴小明紧紧地跟在后面,然后是其他的武工队员。在足迹知识面前,韩行自认为经验不足,只能老老实实地跟在他们后面。
沙土地里的地形简单,除了一片片不长庄稼黄黄的沙化地以外,就是一墩墩红荆条。这些红荆条能很好地隐藏住身体,真要是埋伏着一个个的士兵,确实不好辨认。走进沙窝子中心,又像是进入了红荆条的海洋,把这十几个人,就像是托到了海的中央,孤零零就像是可怜的一叶扁舟。
突然,李大中的手往后一招,这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武工队员全部把突击步枪打开了保险,蹲下,弓着腰,瞪大了眼睛,小心翼翼地往前搜索着前进。李大中发现了一摊血迹,由于地层沙化,血液早就渗入地表下,表面上只有模模糊糊的一层红色。
走不多远,一个区中队战士的遗体就侧卧在那里。走不了多远,又是一具区中队队员的尸体,再就是横七竖八的一片尸体了。武器全都没了,一个个成了赤手空拳。
张小三一招手,武工队员纷纷向四面搜索前进,看看有没有敌人的伏兵或者喘气的。搜索了好一阵子,最起码是几百米之内没有活人的一点影子。
王安玉这才过来辨认尸体,他翻起一个看了看:“这不是小李子吗!”又翻过来一个看了看:“这不是小王吗!”翻看完了,他对韩行说:“怨不得区中队昨晚上没有一个人回来,原来全部阵亡了,一共是12名战士。我昨天晚上有事没有去,要不,恐怕也在这里头了。”
韩行听了心里更是吃了一惊,整整12名战士,要是在大战役中不算什么,可是在小小的武平县,一次战斗中三区的区中队就有12名战士阵亡,这可不是小数目呀!
韩行对张小三说:“看看他们发射了多少子弹,面对着敌人坚持了多长时间?”
张小三、吴小明、李大中他们在地上仔细地寻找着,就连红荆条棵子里都仔细地翻遍了。我们区中队大部分用的是汉阳造和中正式,这两种步枪都是7.92毫米步枪弹,汉阳造为圆头弹,而中正式为尖头弹。几个人在地上搜索了一番,既没有发现一颗完整的子弹,也没有遗留下一颗发射后的弹壳。
“这就奇怪了,”韩行说,“难道说,他们一枪没放,或者说,敌人把子弹壳全都捡走了。夜晚作战,子弹壳不好找,再说,捡回这些子弹壳也没有什么用处啊!”
王安玉纳闷地说:“真是不好琢磨,区中队就算战斗力再差,也不能一枪不放啊!再就是遇到了劲敌,还没有来得及放枪,就全部牺牲。”
韩行又对张小三说:“再看看敌人放了多少枪,都是什么子弹?”
不一会儿,张小三来报告说:“报告韩司令,敌人放了三十来响步枪弹,全是三八式的6.5毫米步枪子弹,还有上百发的驳壳枪7.62毫米子弹。还有几个地方,既有6.5毫米的步枪弹,也有7.62毫米的驳壳枪弹。”
韩行又说:“张队长,再观察一下,看看敌方有没有留下血迹什么的,也就是看看敌人有没有受伤的,多少处?”
过了一会儿,张小三来报告说:“报告韩司令,敌人的地方没有一处血迹。也就是说,敌人没有一个负伤的。”
韩行判断道:“看来有的敌人是配置了一长一短啊,总共敌人放了三十来枪的步枪弹,一百来枪的驳壳枪弹。而区中队呢,基本上是一枪没发,就全部中弹牺牲。而敌人呢,可能是没有一人受伤或者死亡。”
全场陷入了一阵子沉默。过了一会儿,李大中发脾气道:“这个仗是怎么打的?这样的士兵还叫个兵吗?竟然没发一枪一弹,就全被敌人打死。要是这样的区中队,干脆解散算了。”
吴小明皱起了眉头:“按说这么空旷的地方,能发现敌人啊!发现了敌人,怎么着也得进行反击啊!竟然没有发现敌人,而且竟然没有放一枪。这……不好解释,真是遇到鬼了。”
张小三也发牢骚说:“这样的仗打得窝囊呀!窝囊呀!”
王安玉还在皱着眉头思考着:“要是这样的话,会是什么情况呢?可能敌人埋伏得太好,一个突然袭击,就把区中队全部打死了。似乎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再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区中队根本就没想打,没想打的时候,突然全部被敌人打死了……”
沙窝子的侦察情况也就到此为止了,回到还驾店后,又陆续地收到各地的情况。地方武装不断地被敌人袭击,各村的政权有时候也进驻了假武工队,他们把村政权抢掠一气,然后是滥杀一通。
通过情报,情况渐渐地明了。原来赵殿贵死后,罗兆荣指令徐冠五把剩下的特务重新组织了一支新的便衣队。这个便衣队由12个人组成,全部是由所谓的“精兵”挑选而成,每人一长一短两件武器,由一个叫韩苟的当队长。
这支便衣队模仿着武工队的战术,昼伏夜出,敌人的如意算盘是,先用便衣队缠住我们,然后出动大部队包围聚歼。这支便衣队有时冒充我区中队,有时冒充武工队,袭击我地方武装,抢掠百姓,拦劫行人,破坏我抗日武装的声誉。就像是一群害群之马,搅得根据地不得安宁。
在王广才的家里,韩行和王安玉讨论着敌人便衣队的情况。韩行说:“我韩家怎么出了这么个玩意,古代有个韩信,也算给韩家争了口气。现在出了个韩苟,又把韩家糟蹋得不轻,也别叫韩苟了,干脆叫韩狗算了。”
王安玉说:“罗兆荣的特务队刚完,又出来一个便衣队。他自凡有便衣队,我们就用对付特务队的办法来对付他们。”
张小三也插嘴说:“不给便衣队一点儿厉害瞧瞧,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正在商量着便衣队,一个情报员来送情报说:“敌人的便衣队已经到了王归庄,正在村子里休息。”
一听这话,韩行立刻对王安玉说:“走,摸他们去。”
王安玉有一点儿担心地说:“这是大白天,大白天的去,怕是惊动了大股子敌人,那就不好办了。”
韩行说:“要是冬天的话,真是躲没地方躲,藏没地方藏,可现在是夏天,打完了仗,往青纱帐里一钻,叫他们找去吧!”
王安玉想了想,为了消灭这支可恶的便衣队,冒这次险也是值得的,遂点了点头。于是,韩行点起武工队的全部人马,钻进了青纱帐,向着王归庄前进。
王归庄离着还驾店不过十多里地,不长的时间,也就到了。韩行叫大部队由张小三带领,埋伏在青纱帐里,枪响为号,冲进村子,武力解决战斗。
自己则和吴小明,李大中两个人,到王归庄去查看敌情。这天正是菜屯大集,大路上三三两两的人很多,也有去卖的,提着老母鸡,抱着鸽子、兔子、鸭子的,也有去买的,拿着个空篮子,背着个空褡裢,推着辆独轮车。
赶集的什么人都有,大闺女、小媳妇、老爷爷、小伙子,就连当兵的,三三两两地也有不少。农村的集市贸易由来已久,大到结婚用的金戒指,小到针头线脑,集市上都有。那时候村上的商店几乎没有,农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都指望五天一回的集市交流。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