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古北水镇二首
作者:学贵
主播:月亮泉
2017年5月,与老伴游古北水镇,就所见、所闻、所感记之:
一、采桑子•岁月留痕
燕山环抱明珠镇,水韵悠长。古巷幽藏,疑是仙源落北邦。
汤河波漾金光碎,舟影轻航。翠柳垂塘,满目清新入画囊。
二、别有洞天
燕山幽处水云闲,
依傍长城作洞天。
春韵盈怀花漫野,
亭台烟景若江南。
古北水镇,原型为守卫长城军民混建而居的古堡村落。它既弥漫着江南水乡的灵秀与婉约,又散发着北方山乡的苍劲(jìng)与豪放。
水镇既在古北,长城首先引起了关注。据介绍,古北口长城是中国最完整的长城体系之一,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组成,有“地扼襟喉趋溯漠,天留锁钥枕(zhěn)雄关”之称。保留有城墙外贴墙砖的“北齐双长城”。1933年,日本侵略者把魔爪由东北伸向华北,中国军队在古北口进行了著名的长城抗战,360余名将士阵亡合葬于长城脚下。古北口长城包括了司马台、金山岭、卧虎山等精华长城地段,水镇就坐落于司马台长城脚下。司马台长城的望京楼海拔986米,为古北口长城的最高点,可遥望到北京城。金山岭长城,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建有姊妹楼的卧虎山长城下,为我们提供了入住的客栈。在客栈,了解到古北口长城有“三绝”,包括可攻可受的障墙、长达500余米的文字砖墙,以及动感十足的麒麟影壁。
既是水镇,当然看到了它的清丽、滋润。坐拥鸳鸯湖,潮河、汤河等河道密布,乌篷船来回摆渡游客。与江南水乡不同的是,这里还有大山。如果说长城是水镇的龙骨,那么大山就是水镇的摇篮。山水相依,房屋或依山而建,或临水而居。最具特色的是水阁,木制的房屋,紧密地挨在一起,用石柱或木桩支撑在河面上,下面绿水依依、波光粼粼。阳光使河水象镜子一样反照出岸边的景物,倒映的屋顶在水面上形成一块块斑纹。走在水阁,轻风习习,乡土气息原汁原味。这小桥流水飞瀑,这亭台阁榭乌篷,分明就是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画。
既是古镇,当然看到了它的古朴、深沉。青石板的老街;石阶之上古色古香的门楼和深宅大院;鳞次栉比、傍水而建的房屋,重脊高檐石瓦顶,铜色门环雕花窗;还有悠长的胡同,以及胡同里的几步一景;还有石戏台、石寺庙、石教堂等等,无不彰显着端庄而典雅的明清特色,诠释着历史沧桑厚重感。
有水就有桥,有桥便是景。蜿蜒的汤河上,建有多拱石桥、多边石桥、廊桥,数了数,总有十几座吧!每座桥都建得精致考究,其中一座单孔石桥叫银笺桥,跨度不是很大,但是却很高、很开阔。还有一座五边石桥叫蓝桥,大概是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吧。有的桥上还建有门楼。所有这些,对我国古代桥梁文化作了充分的展示。
古北水镇,有着周庄之美、乌镇之秀、西塘之幽。远离城市的喧嚣到此一游,仿佛有穿越之感,仿佛来到世外桃源,看到了沉静、淡定、稳重。它就像一个隐居者,不张扬,不浮躁,不媚俗。赏一赏逶迤长城,望一望高山瀑布,走一走各种古作坊老字号,听一听深沉激越的大鼓书,逛一逛拥有长城光影秘境的夜色,层层叠叠的景致,别样的山乡水镇风情,在脑海里留下了难忘而特别的印记。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副主任,秦皇岛市朗诵艺术团秘书长。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在河北省文研会举办的“红色记忆 百年风华”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朗诵活动中荣获“最美诵读者金奖”。 2023、2024年度,荣获都市头条“先进工作者” 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