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品古韵】4691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作者║阿春(辽宁)主播║倾倾

【诗与大地 春品古韵】
—— 一首意境优美的小诗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作者║阿春(辽宁)
主播║倾倾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著名诗人。
袁枚的诗《题画》,以极简的笔触,描绘出优美极致的空灵之境。
题画
清. 袁枚
村落晚晴天,
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
牛背一鸥眠。

“村落晚晴天”,开篇诗人从大处着笔,交代了时间地点,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图景,营造出静谧而又闲适的氛围: 乡村傍晚雨后初晴的天空格外明朗。
“晚晴”二字极富画面感,不仅写出了雨后初霁的清新爽朗,也暗含夕阳西下时的温柔恬静,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傍晚时分的惬意与安宁。
“桃花映水鲜”,桃花映照在水中,显得格外鲜艳娇美。一个“映”字,不仅写出了桃花与水面倒影的相互映照,也可以感到水面的平静与清澈。
一个“鲜”字,写得极妙,写出了雨后桃花在水的映衬下,更加鲜丽娇嫩,展现出水光潋滟、花影摇曳的灵动之美。
原本静态的桃花,因水波映照、微澜荡漾而平添生机,使画面霎时鲜活起来。
“牧童何处去”,笔锋一转,抛去疑问,打破了前面的宁静,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放牛的牧童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牧童”,是田园诗画中常见的形象,象征着淳朴、天真、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
画面中没有直接点出牧童,大概诗人一时没有看到牧童,从而产生了一种淡淡的疑问和好奇。这个问号,为诗作增添了几分悬念和情趣。
“牛背一鸥眠”,全诗至此,意境达到极致的空灵静谧。牛背上,静卧着一只安然入睡的白鸥。
正因为“牧童何处去”,才会有“牛背一鸥眠” 这一罕见又和谐的景象。
一个“眠”字,写出了鸥鸟慵懒自在的姿态,又与前面的宁静氛围呼应。牛缓缓而行,鸥鸟安眠牛背,一动一静间,天地尽显和谐安宁。
整首诗意在写景,实在写心。诗人借画中景,寄托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025.6.27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主播简介】
倾倾,辽西蒙古贞人,多才多艺,喜欢戏曲,酷爱朗诵艺术。愿意用声音走进诗文的内核,与心交流,触摸人间冷暖。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