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辉煌礼赞
丁再献《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四周年》赏析
天 琮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四周年》由著名文化学者丁再献先生集东夷骨刻文创作,此诗以精湛的笔触、严谨的格律,生动勾勒出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光辉征程,满溢着对党的深情歌颂与对未来的美好展望。诗云:
七一之光照大同,百年逐梦步征程。
红船致远立新纪,巨手高扬联旧盟。
力转三山民得利,引航四海国争鸣。
齐心共建千秋业,今日乘风万里行。

从平仄上看,全诗严守近体诗格律,音韵和谐优美。首句“七一之光照大同”,“七一”仄仄,“之光”平平,“照大同”仄仄平,契合“仄仄平平仄仄平”格式,开篇平稳且奠定庄重基调。次句“百年逐梦步征程”,“百年”平平,“逐梦”仄仄,“步征程”仄平平,符合“平平仄仄仄平平”。后续诗句同样遵循格律规范,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与音乐性,让诗歌在韵律上就极具感染力。
对仗方面,此诗十分工整。颔联“红船致远立新纪,巨手高扬联旧盟”,“红船”对“巨手”,以形象的具体事物,分别代表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关键行动与领导力量;“致远”对“高扬”,均为动词,展现党不断奋进与引领时代的积极姿态;“立新纪”对“联旧盟”,动宾结构相对,高度概括党在不同时期的重大举措与战略抉择。
颈联“力转三山民得利,引航四海国争鸣”,“力转”对“引航”,凸显党改变国家命运与引领发展方向的磅礴伟力;“三山”对“四海”,借山河意象,描绘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广阔范围;“民得利”对“国争鸣”,体现党奋斗给人民带来的福祉以及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作为,对仗精巧,从不同层面生动呈现党的丰功伟绩。
寓意上,诗歌全方位、高度凝练地回顾了党的伟大历程。首联“七一之光照大同”,点明七一建党这一光辉时刻,如璀璨光芒照亮追求大同理想的征途,寓意党自诞生伊始,便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扛在肩头。“百年逐梦步征程”,简洁概括百年来党矢志不渝追逐民族复兴梦想,一步一个坚实脚印,踏上这伟大而漫长的征程。颔联“红船致远立新纪,巨手高扬联旧盟”,“红船”作为党的诞生象征,承载着初心使命,“立新纪”则表明党成功开创历史新纪元;“巨手高扬联旧盟”生动描绘党以高瞻远瞩的领导力,团结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革命事业发展。颈联“力转三山民得利,引航四海国争鸣”,“力转三山”形象再现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使人民翻身得解放、享受发展红利;“引航四海”则展现党引领国家在世界浪潮中破浪前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赢得国际认可与尊重。尾联“齐心共建千秋业,今日乘风万里行”,表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携手共建千秋伟业,如今正借着时代的强劲东风,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扬帆远航,寓意党和国家充满无限希望与蓬勃活力的光明未来。
整首诗凭借严谨的平仄格律、工整的对仗,深刻且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征程与辉煌成就,饱含对党的深情礼赞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颇具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2025年6月 28日/乙巳六月初四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