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顽童
作者:曹干云
芳华世纪见青年
君山问道路绵延
济挂奔波勤酿蜜
家国重在共甘甜
2025.6.28
于南山后海
曹干云先生诗中"世纪顽童"的意象具有双重文化含义,既指向生理年龄的超越性,又暗含精神维度的永恒少年气质,全诗在28字中完成从个人到家国的意象跃升,语言平实而意蕴深远,延续了古典诗词"言志抒情"的传统。
"顽童"与"世纪"的并置形成时空张力,类似其《鹏城再会零零后》中"百岁顽童"的修辞策略,通过年龄符号的解构实现"历经沧桑的智慧"与"少年锐气"的共生。这种表达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形象形成跨世纪呼应,展现知识分子对时间暴政的抵抗。
该意象延续了中国传统"老顽童"原型(如周伯通),但注入现代性内涵:既不同于屈原"帮忙不得"的苦闷,也有别于隐士"心存魏阙"的功利,而是保持"问道路绵延"的探索姿态。诗中"济挂奔波勤酿蜜"的蜜蜂意象,进一步将这种精神具象化为建设性的劳动哲学。
在曹干云的创作体系中,"顽童"常作为代际沟通的媒介,其《鹏城再会零零后》显示该符号能消解年龄壁垒,使"数字原住民的锐气"与传统智慧达成和解。这种处理比1950年代曹禺评价萧乾时的"龙/泥鳅"二元对立更具建设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