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领奖(五)
铁13师刘光清
庄严的时刻到了。5月28日早餐后,在大会组委会的安排下,与会人员统一乘大巴车前往颁奖地点——人民大会堂宾馆(钓鱼台国公馆当日有外事活动,临时更换地点)。心想: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场所,又是党和国家及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国家的名片、民族精神的灯塔。能在这神圣而庄严的殿堂接受领导专家们的颁奖无疑是人人仰慕,至高无上的荣耀。20分钟的车程,终于到了人民大会堂宾馆。工作人员嘱托大家整理好容姿披上印有“第七届義之杯诗书画家邀请赛”的绶带,在摄影师的指挥下与领导专家合影留念。

颁奖典礼在宾馆二楼。走进大厅,会场内灯火通明,嘉宾如云。喷金的墙壁,大红的地毯,金碧辉煌的水晶吊灯,折射出如梦似幻的斑斓彩光,给人一种豪华庄重典雅的感觉;“第七届義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大赛颁奖典礼”的字样格外醒目;悦耳动听的轻音乐的播放为整个会场增添了一份浪漫而温馨的感觉;获奖嘉宾依照获奖类别等次安排座位,每个座位都配备了舒适的椅子和柔软的靠垫,给获奖者提供了极致的舒适体验。不一会,9位颁奖领导身着不同的服饰健步走进会场。为首的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张华庆先生,身后的各位领导有文化部、中宣部、总政、总参、二炮等书画艺术爱好者(已退休)。他们面带微笑向观众席颔首致意,全场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16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书画精英和9位功勋卓著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在华丽的会场内共襄盛举,呈现出一幅隆重而盛大的画面。

上午10点,颁奖典礼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主持人是一位天生丽质,优雅恬静的年轻女性。她乌黑微卷的短发,甜美的笑容给人一种神采飞扬,光彩照人的感觉;她端庄大方,台风稳健,谈吐优雅,普通话非常标准:“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五月的天空色彩缤纷;五月的大地姹紫嫣红;五月的北京芬芳醉人。在这莺歌燕舞,绚丽多彩的五月,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第七届全国诗书画家邀请大赛颁奖典礼。今天大会议程共3项:(一)领导致辞;(二)颁奖;(三)获奖代表发言。下面请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教授、导师张华庆先生致辞”。张主席,国字脸,仪表端庄大方,面容俊朗,一看就是北方人,给人一种沉稳大气而坚定的感觉。他首先代表主办方向拨冗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所有参与此次诗书画大赛展示出卓越才华的精英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他说:“本次邀请赛得到了全国诗书画家爱好者的积极参与,共收到1.2万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诗书画的艺术本质。在题材选择、笔墨技巧和意境开拓方面都有突破和创造,体现了艺术担当和使命意识,如实呈现了当前诗书画创作发展的趋势,符合艺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能够比较充分地展现本届邀请赛的实力与水准,尤其书法作品,有的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有的温婉细腻,行云流水;有的布局严谨,章法有度,展现出作者独特的艺术视角。弘扬了中华文化,践行了大书法。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们秉承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每一幅作品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审,分别选出50幅作品分一、二、三等奖进行颁奖。在此,我要向所有获奖者表示衷心的敬意。你们以椽笔尽情挥洒,书写出了内心的世界,展现了对诗书画艺术的执着与追求”。
最后他期待所有获奖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挥毫泼墨,书写更加辉煌的灿烂的篇章。

接下来颁奖,按类别进行,先进行诗歌绘画的颁奖,最后为书法共50人颁奖。颁奖秩序由低到高,最后是一等奖的颁奖共10人。当听到念我的名字时,惊喜瞬间涌上心头。我从容地站起来,压抑着内心的狂喜,在众人的注视下,昂首阔步走向领奖台,面带微笑,眼神坚定,嘴角上扬,双手接过奖杯、证书。奖牌为方块型,特质红木精美绝伦,闪耀迷人,诠释了竞技精神的荣耀,造型设计优美;荣誉证书鲜红的封面,金烫的宋体字。证书和奖牌,真沉!险些掉下来,我忽然想起要有礼貌,对领导鞠了个躬。转身面对台下观众,全场喝彩声震耳欲聋。聚光灯在身上洒下,摄像机、照相机咔嚓咔嚓。面对观众,我绽放出自信的笑容,眼眶微微湿润,感觉这一刻荣耀令我终生难忘,所有努力都值了……
颁奖典礼在热烈奔放又充满温馨祥和的气氛中落下帷幕。随后与会领导专家给每位获奖者签名并分别合影留念。
历时三天的颁奖大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先后进行百米长卷,各书画家挥毫泼墨,尽显才华;举行中国当代诗书画名家专题报告会;参观国家美术馆、大剧院、博物馆、奥体中心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内涵。
时过境迁,斗转星移。上京领奖已过10个年头,但其赓续历史文化,谱写当代华章,点缀璀璨文化的盛宴——義之杯大赛颁奖典礼,在我脑海里熠熠生辉;其艺术带来的光芒依然在我心中闪耀。它将成为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段珍贵回忆,让我领悟到:艺术,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人们的内心,让人们在喧嚣的生活中,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纯粹的美好;书法不仅仅是写几个漂亮的字,更是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体现;书法对我而言,是灵魂深处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超越了简单的艺术,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也让我在艺术与现实的碰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热爱,艺术之花终将在现实的土壤中绽放。
感恩书法,让我体会艺术之美,荣誉之光。

作者简介:刘光清,1955年9月生,中共党员,南雄市教育局退休干部;70年代服役于铁道兵13师,退役后参加高考,毕业于韶关教育学院中文系;站过讲台,当过公务员;擅长公文写作,90年代常有文章在地方报纸、杂志发表,在省级电台播报;2015年退休后,热衷于书法,多次获全国大赛“金奖”或“一等奖”;2020年下半年有幸加入“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铁道兵文化网”等,投稿上百篇,全部获登,其中三篇文章分别获建党百年、3.8征文、难忘战友情“二等奖”“三等奖”。2021、2023、2024年度先后被评为“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优秀作者;2024上半年晋升为专栏作者;出版散文集《从军旅中走来》;《往事悠悠》正在出版之中。
槛外人 2025-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