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当济南山水化作浓浓乡愁

《泉源》:当济南山水化作浓浓乡愁
程小源
吟咏济南山泉的诗篇自古至今数不胜数。这些诗作以山泉为魂,或赞美其形态,或颂扬其精神,或感念其滋养,汇成了泉城济南动人的诗篇长河。众所周知,济南的泉水源自南部山区。而将山与泉巧妙融合,深刻表达“饮水思源”主题的,当属王明飞先生的新作《泉源》。这首仅四节十二行的小诗,构思独特,视角新颖,将趵突泉与南部山区这两个饱含济南韵味的意象紧密相连,使诗歌意境更加辽阔,内涵更加丰富。
唯美意境,情韵悠长
《泉源》之美是多层次的。最令人回味的是它构建了时空上的无限延展感:在时间上,象征着自然生命力的生生不息;在空间上,趵突泉的意象不仅代表它自身,更象征着整个泉城的水系,而其源头则指向以“三川”(锦绣川、锦云川、锦阳川)为代表的南部山区。诗人巧妙地赋予山泉以“血缘亲情”,点明了山是泉的“母亲”。开篇一句“趵突泉三股水/是大山出嫁的三个女儿”,就以“代际关系”的比喻,揭示了生命繁衍的本质,展现出生命创造的壮美。更妙的是,历来诗人多将趵突泉写得雄奇壮观,而王明飞却将其喻为山的“女儿”,赋予了泉水柔美的品格。在这里,生命创造的壮美与女儿形象的柔美,大山的雄浑与泉水的灵秀,两种和谐统一的美感相互叠加,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审美境界。
形式灵动,韵味盎然
童话的诗与画!朗朗的声音,律动的画面。那三川就是天真烂漫的童子,奔跑着下山,汇聚在一个地方,才有了泉城!最后又将济南山水化作了浓浓乡愁……这首小诗给人的就是这般美好想象和享受!
在诗歌形式上,《泉源》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之美。它的构思非常巧妙,让人耳目一新。结构精巧,诗句简洁明快,语言富有张力,整首诗如同一幅律动的童话画卷。内在的节奏韵律如天籁般自然流淌,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诗情画意,行云流水般的诗句有浑然天成之感。
饮水思源,情深意远
诗歌结尾写道:“她们常想念大山/翘首遥望故乡/化作三股涌动的思念”。这清晰点出了“饮水思源”的主题,传承着中华民族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也呼应了新时代“不忘初心”的精神内涵。然而,王明飞先生为这一传统主题注入了新的情感与哲思——在深沉的“感恩”情感之外,更强调了“思源”所激发出的强大力量。诗的开头“天下第一泉”这个广为人知的称呼,在诗中焕发了新意。“第一”固然包含盛名,但更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象征着以趵突泉为代表的泉群,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活力,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泉城的精神。在审美想象上,“思源”这个动态意象本身就充满了张力:泉水的喷涌牵引着对源头山区的怀想,而这种思念又指向了未来。《泉源》展现了源头山区与泉城济南“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景象,而诗人更深切的情怀,则寄托在对泉城与南部山区共同繁荣、更加美好的热切期盼之中!
《泉源》以微小篇幅承载宏大主题,展现了王明飞将地域特色与普世情感相融合的创作功力。在济南市官方主办的诗词征文1200余篇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乃实至名归。在古往今来歌咏趵突泉的传世之作中将拥有一席之地。

泉源
王明飞
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三股水
是大山出嫁的三个女儿
大山孕育了她们
取了美丽的名字
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
女儿们渐渐长大
携手走出大山的怀抱
来到了泉城安家
她们常常想念大山
翘首遥望故乡
化作三股涌动的思念
【 注释】发源于济南南部山区的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三川汇入玉符山与卧虎山之间的水库,流出水库后始称玉符河。 向西北流入黄河和小清河,全长41公里。玉符河水大量渗入地下,是济南诸泉的来源之一,是泉城的生态之源。自古以来人们把玉符河渴马崖认定为趵突泉的源头。
此诗荣获2024济南交行杯诗词征文一等奖。作者王明飞现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诗词学会会员。

(摄影:赵经孝)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