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墨林微诗
《一株花的独白》
◎瓣
任月光浸透每片叶脉
在风起的夜 把心事叠成
峭壁上那株淡紫的香
◎叶
你途经时听见了
我低垂的颤抖 被露珠压弯的是
整座山谷的寂静
◎根
我的须梦见溪流
用你目光的温度 将石缝里的寒
一寸寸暖成破晓的光
2025-6-23
~.~.~.~.~.~.~.
●伊人赏读
墨林微型诗《一株花的独白》
墨林的这首《…独白》诗,就像一个神秘的情感宝盒,藏着细腻又动人的情感密码,写作技巧和风格都别具一格。 这首诗的意象运用,简直太巧妙了。字里行间没有兰字,却处处飘着兰花的淡香。诗里用了月光、峭壁、露珠、溪流、石缝这些意象,每一个都像是画家笔下的浓墨重彩,勾勒出一幅独特的画面。月光浸透叶脉,让我仿佛看到在静谧的夜里,月光如纱,轻柔地洒在兰花的每一片叶子上,那是一种温柔而又深沉的浸润,就好像把兰花的心事都照亮了。峭壁上的淡紫的香,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峭壁代表着一种孤独和坚韧,而淡紫的香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兰花独自绽放在峭壁上,在月光下吐露着芬芳,这份孤独又美好的意境就这么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再看看它的情感表达,细腻得如同丝线一般。诗中没有直白地诉说情感,而是通过兰花的独白来委婉表达。“在风起的夜,把心事叠成峭壁上那株淡紫的香”,这里把心事具象化了,叠成香,多么奇妙的想象啊!让我们感受到兰花有着不为人知的心事,它把这些心事都藏在自己的香气里。“你途经时听见了,我低垂的颤抖,被露珠压弯的是整座山谷的寂静”,这一句更是绝了。兰花低垂的颤抖,被露珠压弯的寂静,通过这些描写,把兰花那种敏感、脆弱又渴望被关注的情感展现得入木三分。仿佛我们就是那个途经的人,能真切地感受到兰花的颤抖和寂静背后的深情。 还有它的结构安排,分为瓣、叶、根三个部分,就像是一个完整的情感拼图。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意境,但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兰花完整的内心世界。从瓣的孤独绽放,到叶的敏感脆弱,再到根的渴望温暖,层层递进,把兰花的情感逐步深入地展现出来。“我的须梦见溪流,用你目光的温度,将石缝里的寒,一寸寸暖成破晓的光”,这里根的描写充满了希望和温暖。石缝里的寒象征着兰花所处的艰难环境,而目光的温度和破晓的光则代表着希望和救赎。这让我们看到兰花即使身处困境,依然怀揣着对温暖和希望的向往。 墨林的这首《一株花的独白》,在写作技巧上意象运用巧妙,情感表达细腻,结构安排合理。它的风格独特,既有孤独的清冷,又有浪漫的温暖,就像一首悠扬的小夜曲,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奏响。这首微型诗虽然短小,但却蕴含着无尽的情感和深意,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