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风正热文/张浩(天津)
蝉鸣还没有掀开七月的帘幕,天津的风已经裹着热浪扑面而来。午后的阳光将街道晒成鎏金的河,柏油路面蒸腾着细碎的光晕,连空气都染上焦糖色的慵懒。在这样的盛夏,我们与四十度的热情撞个满怀,却也在滚烫的日子里,寻得独属于夏日的清凉哲学。
清晨五点的滨海图书馆,落地窗前的绿萝在晨光中舒展叶片。管理员李姐总在这时备好冰镇的绿豆汤,玻璃罐上凝结的水珠顺着瓶身滑落,在木质吧台上晕开浅淡的水痕。“夏防暑湿,多喝些绿豆汤最是相宜。”她将瓷碗推到伏案的学生面前,氤氲的热气里浮动着几粒枸杞,像是撒在翡翠里的红宝石。
午后的东疆湾沙滩,海浪与阳光在沙滩上谱出动人的乐章。遮阳伞下的游客们轻啜着椰子汁,看孩子们追逐着浪花堆砌沙堡。海上小火车的汽笛声穿过咸涩的海风,车厢里的人们戴着草帽,任发丝在疾驰中飞扬。“海风是天然的空调。”列车员小王笑着递来冰湿巾,“记得傍晚来赶海,退潮时的小螃蟹最是活泼。”
黄昏的临港海岸线公园,潮水退去后露出湿润的沙滩。穿碎花裙的女孩蹲在礁石旁,用手机记录着寄居蟹的足迹。“你看它们背着贝壳房子,多像搬家的旅人。”她转头对同伴轻笑,发梢沾着细碎的海沙。远处的货轮鸣笛而过,夕阳将海面染成琥珀色,散步的老人牵着金毛犬,脚印在沙滩上蜿蜒成诗。
夜市的烟火气在暮色中升腾。烧烤摊的炭火映红了摊主的脸庞,冰啤酒在玻璃杯中泛起白沫。穿汉服的姑娘提着荷花灯走过,裙裾扫过刚喷过水的绿植。“来串冰镇杨梅?”水果摊老板掀开泡沫箱,紫红色的果子裹着冰霜,咬开时汁水在舌尖炸开,带着紫苏的清香。
当暑气渐渐沉淀为暮色中的蝉鸣,我们终于懂得,四十度的夏天不是煎熬,而是大自然馈赠的滚烫情书。它让我们在汗水中学会温柔以待,在热浪里寻得内心的清凉。就像滨海图书馆穹顶洒下的星光,就像东疆湾沙滩上那列驶向海风的小火车,这个夏天教会我们:“最热烈的季节里,藏着最深情的告白。当我们学会与炎热和解,每个日子都能绽放出独有的璀璨光芒。”
作者简介: 张浩,天津人,企业职工,文学爱好者,热爱文学,擅长写散文诗,数篇散文诗发表在《西安头条》,《中国诗歌报》等网络平台,以敏锐的视角,细腻的文笔,歌颂真善美,受到读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