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武侯 熠熠忠魂
——读《再拜丞相噙涕零(散记)》有感
天 琮
初读《再拜丞相噙涕零(散记)》,便被作者二月梅对诸葛亮那深沉且炽热的情感所牵引,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踏入了武侯祠那庄严肃穆却又满溢历史温情的世界。这篇散文,不只是一场拜谒的记录,更是对诸葛亮精神的深度探寻与礼赞,读罢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文章最打动我的,是作者情感抒发的真挚与浓烈。作者二月梅身为一位从军多年的将军,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自开篇便表露无遗,且随着对诸葛亮事迹的深入讲述,这份情感愈发深沉炽热。每一次因诸葛亮事迹而落下的热泪,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对这位千古名相的深情厚意。
这种情感并非凭空而生,而是基于他多年军旅生涯的积淀,以及对诸葛亮一生事迹的深度理解与感悟。在漫长的从军岁月里,作者对忠诚、担当与家国情怀有着深刻的体会,而诸葛亮的一生,恰恰是这些品质的完美诠释。因此,作者对诸葛亮的情感,如同一坛在岁月与文字交织中陈酿的美酒,愈发醇厚。
当作者看到岳飞手书《出师表》石刻时,对两位忠臣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深感震撼,不禁潸然泪下。作为将军,作者更能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种忠诚的力量,以及壮志未酬的悲叹。这种情感的传递,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武侯祠中,与作者一同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情感的波澜。他的情感表达,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的崇敬,更是一位军人对先辈精神的传承与呼应,使文章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且富有感染力。
文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作者巧妙地将众多历史典故、文学作品与武侯祠的实地拜谒相结合,使诸葛亮的形象跃然纸上。从《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与兴复汉室的决心,到杜甫、陆游赞颂诸葛亮的诗篇,再到《三国演义》等对诸葛亮形象的文学塑造,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诸葛亮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岳飞书写《出师表》缘由的叙述,让我深刻体会到诸葛亮精神的感染力,能跨越时代,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这种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不仅让我对诸葛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让我领略到三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细腻入微的描写,也为文章增色不少。无论是对武侯祠环境的描绘,还是对诸葛亮塑像的刻画,都生动逼真,如在眼前。“武侯祠的方位,恰在成都老城的文脉深处,仿佛是历史特意将这方圣地嵌在喧嚣与静穆的交界处”,寥寥数语,便将武侯祠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韵味勾勒出来。而对诸葛亮塑像的描写更是精彩绝伦,“面容清癯而刚毅,额角的纹路似是隆中草庐的月色刻下的经纬,鼻梁高挺如蜀地的山峦,承托着一双望穿古今的慧眼”,通过对细节的雕琢,使诸葛亮的睿智、忧虑与坚定跃然眼前,让我仿佛能透过塑像,看到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感受到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壮志情怀。
此外,文章结构清晰,层层递进,如同剥茧抽丝般将主题逐步深化。从最初对诸葛亮的崇敬与惋惜,到与鹤发长者交流后对人们热爱诸葛亮原因的深入探讨,从智慧崇拜、士大夫精神到人格魅力与文化建构,作者的思考不断升华。这种由浅入深的叙述方式,使文章主题得以深刻呈现,也引导着读者的思维逐渐深入,去探寻诸葛亮被千古传颂的真正原因。
读完此文,我对诸葛亮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历史课本中的寥寥数语,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智慧与忠诚的鲜活形象。他的智慧、忠诚、廉洁奉公与责任担当,不仅是三国时代的精神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的一部分。这篇文章也让我明白,历史人物的魅力不仅仅在于他们的丰功伟绩,更在于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正如作者所说,我们或许无法拥有诸葛亮的才气与辉煌,但崇尚正气、正义,拥有家国情怀,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再拜丞相噙涕零(散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它让我在文字中领略历史的魅力,在情感中感悟精神的力量。
2025年6月26日/乙巳六月初二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