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沉淀中老照片、老物件与票证里的青岛交通
青岛老街文化研究会 宋芳华
6月25日下午,由我们青岛老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青岛解放暨公共交通恢复76周年”座谈会在市南区四川路十七号悦海地“邹勇文史创作工作室”顺利举办,也有幸邀请到了青岛当地的文史专家、收藏家、文史自媒体联盟和交通类相关贡献者,感谢大家共同启动和回顾青岛解放恢复公共交通76周年。
众所周知,青岛解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具有多重深远意义。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民族独立、经济自主与国家现代化的里程碑。
通过青岛老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青岛文史类专家邹勇和交通类收藏家武健的精心布置,我们展出了青岛交通票证、老照片、老物件等。通过展出,我们重温了青岛的历史,了解当时的城市风貌和居民生活状态。这些票证、老照片和老物件,仿佛是时光的使者,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它们将带我们穿越时空,拉近人与历史的距离。更重要的是通过老照片老物件,让我们感受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发展,让我们珍惜生活,传承历史文化。十分感谢这些研究和收藏青岛文史、图片、影像的专家、学者和志愿者们。
下面是我针对交通票证、老照片和老物件梳理的一些相关资料及感想,供大家讨论:
一、交通票证的演变
交通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透过一张张载承着青岛交通历史的泛黄的票据,见证了青岛通票制迭代更新的过程,也浓缩了城市交通发展变迁。青岛从恢复交通以来,交通票证在形式、功能等方面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它反映了公共交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青岛在恢复交通 76 年间,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从早期到现代的变化以及与之对应的交通票证的发展历程,从 1948 年的马车票开始,人力车在 1953年后逐渐消失,三轮车在1956年兴起,1979年成立第一家出租汽车公司,公交车也不断更新换代,历经五十年代的预售票、八十年代的月票,再到 1999年大规模推行公交IC卡不再手撕车票。1995 - 1998年使用的本票预售票,因出现倒票牟利者和假票,于1998年7月1日被终止使用。2000年7月1日,青岛市所有公交月票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这些数据标志着交通票证的历史变迁。
二、交通工具的更迭
青岛恢复交通76年来,不同类型交通工具的兴起、衰落以及相互替代的过程。早期有马车、人力车、人力三轮车,到1979年4月成立青岛市第一家出租汽车公司,公交车从老式汽车发展到现代公交。交通需求和政策推动了交通发展,1986年开通青黄轮渡,2011年青岛胶州湾大桥与青岛胶州湾隧道同步实现主线通车,一桥一隧将主城区与各区市之间的通行距离缩短近30公里,彻底终结“青黄不接”“青红不连”的历史。
青岛铁路始建于1899年,曾经由于战争仅部分区段通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胶济铁路全线修复通车,2007年,青岛首次开通动车组,2015年12月,地铁3号线全线正式通车,标志着青岛正式驶入“地铁时代”。青岛地铁建设在城市交通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
三、客运线路的拓展
青岛在恢复交通后,不断开辟新的客运线路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的过程。五十年代客运线路逐步增加,至1957年底有13条线路,1958年又开辟4条新线路,1986年12月28日青岛至黄岛轮渡航线开通,1994年往返渡轮由原来的2艘增至3艘。2017年,中欧班列(青岛)在胶州站首发,海铁联运正式开启,搭建了“青新欧”跨国货运铁路直达通道。到2018年末,青岛境内干线铁路增加到11条,总里程576公里,标志着青岛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飞跃,进入国际化城市的轨道。青岛的航运也突飞猛进,间隔由原来的每小时一班缩短为高峰时每半小时一班,每天航行班次达到38个,比以前增加16个航次。
而这些票证的收藏和展出正是证明了青岛交通由票据到科技领先、更宽广领域更自由广泛的各类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巨大变迁。
四、岁月沉淀中的老照片、老物件
在青岛这座城市的历史长河中,老照片、老物件宛如颗颗明珠,串联起往昔岁月,成为城市记忆的生动承载。它们不仅是物质实体,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艺术与文化价值,为我们深入了解青岛提供了独特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青岛往昔的风貌。这些老照片不仅是影像的记录,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与艺术魅力。
通过老照片老物件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价值:老照片、老物件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观见证者,通过它们的展示让后人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城市在历史洪流中的起伏变迁。比如:通过对老商号的账本、票据等商业文书的研究,揭示青岛商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对民间手工艺品的研究,剖析青岛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演变。相关研究成果以学术著作、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为深入了解青岛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料。同时,一些文化机构和民间团体积极举办老物件展览、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了研究成果的交流与传播,提升了公众对老物件价值的认识。
老照片老物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老照片老物件犹如历史的定格瞬间,生动地反映了青岛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老照片老物件作为城市记忆的独特载体,承载着青岛丰富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是研究青岛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城市精神的桥梁。老照片的收藏与研究应该是同步的,老照片老物件所承载的历史社会信息,通过专业人士的深耕挖掘,提升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青岛老街文化研究会也将结合一些专业的研究团队积极开展关于青岛老照片的研究项目,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展览等活动,促进了对老照片研究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对青岛历史文化的认识。
青岛城市交通脉络的延伸不仅交替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年轮,也见证了青岛的历史变迁。而这些浸润着城市交通历史的票证、老照片和老物件,不仅是每个时期的缩影,更是城市发展的见证。青岛老街文化研究会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文史专家们一起深挖青岛历史,助力青岛文化产业,提升品牌价值。感谢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树枫老师及参加本次座谈会的各位专家老师们;感谢青岛老街文化研究会邹勇副会长的辛勤付出,让我们携手同行,共为青岛老街文化的守护、传承和焕发新生而努力。
青岛老街文化研究会宋芳华
2025年6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