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而幸运的我(三)
作者:王慧仙
10月1日儿子说:“今天的活动是爬山,你就不去了,吃的烤肉,面包,喝的牛奶,饮料都有,在帐篷里好好休息。”我果断地说:“去,爬山是用腿走路,又不是用胳膊走路。”儿子看我很坚决的样子,笑了笑说:“能行吗?”我说:“胳膊吊在胸前不动,也不疼,就是怕你的朋友们笑话,不好意思。”儿子说:“他们只会看你坚强,不会笑话的。”
吃完早餐,9点多出发,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前行,一路看到群山起伏,烟雾迷蒙,人文的景观那是数不胜数,随处可见,仿佛人在画中游,多美的风景啊!让我游兴倍赠。
到了雪窦山脚下,儿子和朋友去买票,我和儿媳妇,孙子豆豆,朋友的家属,孩子们等着,我转来转去地回顾四周,感受到了雄伟庞大的气势,连绵起伏的群山环绕,好像一条盘旋的窝龙在山间,看着,看着,票买来了,我们就出发开始登山之旅,依山蜿蜒而上,一路上是高低不平的石台阶,每到拐弯,行走艰难处,儿媳妇就拉我帮我爬行,在清幽的山间,云雾缭绕,怪石嶙峋,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这里的山,涧,溪,瀑,石都十分有䪨味,古老而朴素,极显年代化,一路爬行而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边看山,观石,赏溪,一边呼吸新鲜空气,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享受,是放松在城市里大街,小巷的喧嚣,吵闹压抑心情的好地方,也是陶冶情操的好地方,就连4岁多的孙子豆豆都自己爬到了山顶,站高望远,在山顶瞭望了一会儿,大家感叹雪窦岭的自然景观太美了。
之后下山,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头摔烂了无人管。”儿媳妇牵着孙子豆豆的手慢慢地下山,我拉着儿子的胳膞下山,儿子朋友的二宝比我孙子大不少,走几步就要他爸爸抱,我孙子豆豆真棒,从不喊叫让爸爸,妈妈抱,一路自己走上山,跟他妈妈走下山,大家连滑带走的终于下到千丈岩观景台。看那瀑布是从断岩绝壁上飞奔而下,好似一条银龙飞入深潭中,据说有186米,千丈岩瀑布是雪窦山景区的一大核心景点,好壮观。正如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欣赏完千丈岩瀑布,就去农家乐吃饭,这里的小贝壳,基尾虾等海鲜菜肴很新鲜,大家说说笑笑吃饱喝足了回营地,一路上回味雪窦山景区的壮观景象,一幕幕呈现在眼前,也为近80岁的自己能带伤爬雪窦岭的坚强而欣慰,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到了我们住的欢喜营地。大家休息了一会儿,准备晚饭还是烧烤,面条,煎鸡蛋,吃完饭本想休息的,看到五光十色的烟花不断地散发在天空,孩子们被儿子带上去营地指定的空地放烟花去了,儿媳妇和朋友的家属急急忙忙洗刷完碗筷也准备看烟花去。
我这人真是坐不住,心想国庆节不去看看异乡的热闹,在营地哪能安心休息?就和儿媳妇她们跑去凑热闹。沿着坡道往上走,老远就瞅见好多大人小孩围着大篝火打转。凑近一瞧,石头围的大圈里烈焰烧得噼里啪啦响,真应了那句老话“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突然想起甘肃老家正月十五跑火把的场面——年轻人们举着柴草扎的火把从各条路跑向十字街,把火把扔进火堆,胆子大的还敢往火堆上跳。不过大家住得远近不一样,最后赶来的那几个可就跳不过去了,火苗蹿得实在太高。眼前这场景虽然不跳火堆,可转圈、放烟花也热闹得很!
10月2日办完离营手续,我们就直奔绍兴大佛寺。刚进景区大门,看到石板路上男女老少游客挤得满满当当。我们右拐往佛心广场走要过石桥,左手牵着孙子豆豆快到对岸那会儿,伸手让孩子先上去,结果自己脚底一滑,膝盖“咚”地磕在石头上。后边儿子朋友的家属赶紧问:“没事吧?”儿媳妇正要来扶,我自己也懵了,摸着火辣辣的膝盖“唰”地跳上岸,嘴里说着“没事没事,”其实心里直念叨:“谢天谢地!运气真好!要是摔骨折可咋整?”
强撑着往佛心广场走,抬眼就被石壁上一人高的大红“佛”字镇住了。再往前瞧,地面上还刻着个巨型“心”字。这不就是“佛心广场”的意思嘛!我们以红佛字当背景拍照录视频,歇了会儿就往大雄宝殿去了。
路过又瞧见对面大石头上刻着鲜红色的“放生池”三个大字。蹲到池边一看,绿莹莹的水里头好多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锦鲤游来游去。小朋友们都抢着喂鱼食,小模样特别逗——有的偷偷往水里撒面包屑,眼瞅着那些花花绿绿的鱼儿挤成一团抢吃的。穿橘色工作服的环卫大姐举着喇叭喊:“别给鱼乱喂东西啊!”可小淘气们见缝插针又往水里丢零食。我家豆豆更是缠着妈妈非要翻背包找吃的,最后还是被环卫大姐吓唬了两句,才嘟着嘴被拽走。回头再看这片绿波荡漾的池子,锦鲤的鳞片在阳光下闪得特别亮眼。
在垂柳荡漾下漫步上山到天王殿,走进去看到一尊佛,笑容满面,袒胸露腹,仿佛在欢迎游客,再往里走,就是大雄宝殿,我们慢慢地随着人群走进雄伟的宝殿,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大佛全身金光闪闪,盘腿坐着,双耳垂肩,面带微笑,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再次细看,大佛的表情好像是在洞察人们的喜怒哀乐,告诉人们他永远保佑众生的平安吉祥的生存。据介绍,这尊大佛距今有1500多年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窟大佛之一,我感叹地想:我们中国人对佛教信仰真实心,把这尊大佛一代又一代地相传,保护了这么长的历史。
我跪在拜佛垫子上,由于右手吊在胸前,不能合并双手高举许愿,左手只能在胸前碰着右手指许愿:希望大佛保佑儿孙们活泼,健康地成长,学业有成,工作的人工作顺利,心想事成,劳作的人健康务农,丰收在望,我们所有老一辈脚勤手快,不拖累子女,希望我甘肃姐姐脑梗的儿子出现奇迹,生活能自理,不拖累家人。实心磕拜三次后,慢慢站起,转脸看到孙子豆豆还在模仿我双手合并举在胸前跪下磕头,旁边几个人观看,并举大拇指夸奖,等小孙子慢悠悠地磕完头就准备走出香烟缭绕的大雄宝殿,又看到来来往往的游客络绎不绝,使得大雄宝殿热闹非凡。
据介绍大佛寺风景旅游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中国化的中心地,是高僧大德的荟萃之所,景区内的大佛寺是全国重点开放的寺院,寺内依山开凿的石窟,弥勒大佛,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江南第一大佛与之相邻的千佛院内有1075尊石佛,人称“江南敦煌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区。近年来,景区内相继开发了特色景观天然胜景佛心广场、般若谷、木化石林、白云湖等新的景区,孩子们还想在没去的景区玩,大人们何尝不想去呢?这里群山环绕,环境优美,照相录像的人密密层层,吸引得我也兴趣大发,右手不能拿手机,左手给他们偷偷连拍带录的留了影。在时间老人的催促下,不得不离开雄伟、壮观、热闹的大佛寺,随着人流沿石山侧面一条依山而凿的小路小心翼翼地下山。
在回家的路上回想这四天的露营生活,实实在在地过了把原始人日子——看着太阳落下又升起,以天当被、拿地当床,头顶满天星星,听着风声浪声作伴,顿顿吃着露天烧烤。我这个快八十岁的老人算是真开眼了,尤其是受伤之后还能爬山上坡看风景,去大佛寺景区看江南大佛有多雄伟,还磕头拜了佛。这一路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精神面貌,更加深切体会到中华民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智慧。也终于读懂“老当益壮”的真谛——不是要与岁月较劲,而是在每一段旅程中永葆少年心气,方能在白发萧疏时仍有勇气探访世界的斑斓角落。唯愿这份融汇着风土人情与生命思考的感动,能与天地间所有虔诚的灵魂共沐佛光,在暮色四合处照见永恒。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早年创作,发表过几篇作品,上海“母亲陵”曾获奖。近年,相继在《茌平文苑》发表散文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