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再回武平县
韩济生
第15回 打掉敌人的耳目(六)
武工队的重点就是盯着赵殿贵和几个特务骨干的行踪,为此开动了一切情报来源。这也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力量集中了,目标确定了,这支矢也就又快又狠了。天刚黑的时候,情报送来了,赵殿贵当晚要回罗庄据点的家里过夜。
赵殿贵原来住在菜屯徐冠五的那个土围子里,自从当上全县的特务队长以后,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八路军抗日武装不会轻饶了他,所以就把家搬到了更为坚固的罗庄据点,平时从不单个外出,出去的话就跟着大部队行动。
罗庄据点,这是武平县最坚固的据点之一,上回八路军正规部队的两个团,进攻了三天三夜,竟然没有攻下罗庄据点。韩行知道就凭着自己的小分队,硬来肯定不行的,那就只能夜袭,凭着武工队的本事,狼窝里掏崽子,就看自己的“爪子”硬不硬了。
韩行、吴小明、李大中和另外四名战士,还有区中队的一个向导,晚上饱餐一顿,向着罗庄据点悄悄地进发。
北方是遍野的高粱和玉米,高粱除了穗头的高粱米能吃之外,秆子亦即所谓的秫秸,这是编织各种盛具,盖房子的好材料。玉米呢,除了它的棒槌是人畜的主食以外,它的秆子能烧火,也是大牲畜的主要饲料。
每年夏天,大平原上生长的谷子、玉米和红高粱,与平原上的绿色一族,根连根,手挽手,肩并肩,组成了新的青纱帐。这就是东北的大森林,这就是平原游击战的主战场。走进郁郁葱葱令人如痴如醉的青纱帐,尽情地享受着扑鼻沁肺青秸秆的馨香。白天的时候,是“知了” 与蝈蝈的天下,天越热,它们越能奏鸣出动人的乐曲。
夜晚的时候,是植物的天下,这些可爱的生灵们,“拔节”时发出清脆的“嘎嘎”声响,绝对能够奇妙地感觉到宇宙万物成长过程的壮美----那是一个又一个不甘示弱的生灵发出最为令人激动的集结号,更是一首又一首感天动地的生命之歌!
鬼魅的夜色,宛若梦的皮肤,柔滑,薄如羽翼,一触即破,却又辽阔如一座倒挂的大海,淹没一切。黑夜是白昼的母亲,也是它的归宿。黑夜是孕育生命的温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新生命,大概都是在黑夜里孕育诞生。
黑夜对于生命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可以平息天地间的一切喧嚣与动荡,抚平人世间的一切悲伤与痛苦,恢复亏损的元气,增补更多的能量。黑夜与白天,与生和死一样,都是不可苛求的,都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墨水一样的夜色,仿佛是从我们的灵魂和黑头发里溢出来的。
韩行一直在揣测黑夜究竟是从哪里开始的。远方的山峦,近处的河湾,还是村庄?似乎都不确切。当你觉察到夜色降临时,你已无法逃遁。它们不像山间云雾,不会与你保持着几米的距离,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罗庄据点到了,第一个障碍就是壕沟,罗庄据点怕夜里有人摸营,所以第一条壕沟外边二十来米,一律没有种庄稼。但是这么远的距离,围墙上巡逻的敌人能不能看到壕沟的情况也值得怀疑。这道壕沟宽五米,深三米,直上直下的,壕沟里有臭水,一般的人根本跳不过去,真要是掉进壕沟里,要是不会水的话,淹也淹死了。
区中队的向导早有准备,他钻进青纱帐里,不一会儿,扛来了一根长长的竹竿,搭在了壕沟的两头,但是竹竿毕竟太细,根本承担不了人与装备的重量。吴小明背着全部装备,足有十来斤,他看了看这条壕沟,悄悄地后退,然后猛跑了几步,一个腾空,跃过了壕沟,跳上了壕沟的那一头,借着这股子力量,身子一滚,化解了冲力,然后静静地趴在了地上。
韩行心里大叫一声:“好功夫。”
李大中鼻子哼了一声:“这也就是班门弄斧吧,看我的!”他也是往后退了几步,除了装备以外,还有一根大绳。他紧跑几步,然后腾空而起,也是越过了这条壕沟,然后和吴小明趴在了一起,那意思是:“我还行吧!”
吴小明没理他,在监视着围墙上的敌人。武工队的四名战士,一个个地不用竹竿,全部跃过了壕沟。最后只剩下了韩行和区中队的向导二人。韩行心话,原来这根竹竿就是为自己准备的,还有那个向导,别人根本就用不着啊!
李大中又把绳子甩了过来,韩行只好把绳子拴在自己腰上,看来这是个双保险,就算掉进水里,还有这根绳子保命。从这根竹竿上爬过去也不是这么容易的,韩行只得慢慢地抓着竹竿,就和一个吊桶一样,慢慢地向壕沟那边挪动。也就是仗着年轻吧,还有那个前身的身体还算瘦削,真要是个大胖子,那就真爬不过去了。尽管这样,腰以下全湿了,要想不沾臭水,那是不可能的。
要是掉进壕沟那就更麻烦了,“扑通”一响,也就暴露了目标,宣告了这次行动的失败。区中队的那个向导也爬过了竹竿,八个人一齐注视着第二个障碍,那就是高高的围墙。
壕沟的五十米处,就是四米高的围墙。围墙每隔着百十来米,就点着一个明亮的火把,围墙被照得虽然没有白天明亮,但是要想藏住人也是不可能的。每隔五六分钟,就过来一个巡逻小组。这个巡逻小组有三个人,都是端着刺刀步枪,一边巡逻着,一边还壮着胆子喊:“围墙平安,围墙平安——”
也就是说,五分钟之内必须通过围墙,否则,巡逻队一到,立刻被发现。吴小明和韩行商量着:“韩司令,我看你就别过围墙了,这边需要接应的,你就在这边接应着行不行?”
韩行一口否决:“不行,咱们八个人,一块儿共进退。”
吴小明执拗不过韩行,只得不再说话,可是心里却在说:“韩司令呀,你跟着我们就是个累赘呀!”
围墙顶上明晃晃的,不时地看到一队巡逻兵过去,不远处,又一支巡逻队向着这边走来。待一支巡逻队刚刚走过,李大中挺身而起甩出大绳,大绳上有一个三叉钩,无论钩子怎么甩,总有两头能挂上三合土的围墙。李大中拽了拽还行,挺吃劲的,李大中三下五除二就爬上了围墙顶上,然后把绳头迅速地甩下来,武工队员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了围墙顶。
韩行最后一个爬上来,他看到这个围墙顶上也就有三米来宽,对外有城堞,城堞上一个缺口一个缺口的,可供士兵射击。李大中又把三叉钩甩在了围墙里头,自己首先爬了下去。
武工队员一个个地爬了下来,李大中最后抓住了绳子,虚空了一段,然后手一抖,绳子就像一条蛇一样,在空中翻腾着,最后传到了三叉钩上,借着这股力量三叉钩腾空弹了一下,落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李大中的手中。
这个时候,另一支伪军的巡逻队从墙顶上过来了。八个人屏住呼吸,待伪军的巡逻队过去,这第二个障碍也算通过了。前面不远处还有一条壕沟,这是罗兆荣的精明之处,就算越过第一条壕沟,翻过了围墙,这一条壕沟也足可以挡住很多人的脚步。
但是作为武工队员来说,并不把这条壕沟放在心上,因为它只有两米来宽,一米多深,壕沟里无水。武工队员一个个跳了过去,然后进入到比较黑暗的罗庄村。
罗庄村早就经过改造了,别看有一个个的大门,但是这些大门不能进,进去也是死路一条。不时地,有一个半人高的小洞,这里头就是迷魂阵了,不懂局的不敢进,进去了也不知道通到哪里。
但是向导懂啊,他搬开一个堵在小洞外的玉米个子(捆成一起的玉米秆),钻了进去,武工队员们就和一只只油滑的钻地鼠一样,也跟着一个个地钻进去。向导领着武工队员三转两转,转过一座院落又一座院落,转过一条胡同又一条胡同,真把韩行也转迷糊了,这才来到了赵殿贵的宅子旁边。
向导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这就是赵殿贵的房子了。
韩行看了看周围的环境,隔着赵殿贵的宅子二十来米远,就是一个大炮楼子。可以说,只要是这个院子里一有动静,炮楼上的机枪很快就压制下来。
韩行点了一下头,这么“精密的技术活”儿,只能叫李大中和吴小明上了。李大中和吴小明都脱了鞋,赤着脚,这也是怕惊动了屋子里睡觉的人。
李大中往地上一趴,吴小明踩着他身上,一下子就蹿上了一人多高的墙头。吴小明从墙头上下来,李大中也跳了下来。就连吴小明都没有听到,后面有一丁点儿的响声。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