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在诗化的生活中舒展
——刘玉莲《静水流深》序
文/董信义
【编者按】这篇书评围绕刘玉莲散文集《静水流深》展开,从情感内核、思想境界、创作风格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见解独到且全面,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与真切感悟。作者主要从刘玉莲散文的三个感受进行评析。第一个感受是:“在行文中,没有矫饰、不曾虚译、没有过非,真实地站在生活的原野,远望流云、高山、风景,使她的散文率性、素雅、真切,给人一种舒展自如、把控有致、入心入魂的快感。”第二个感受是:“以善美之心悟道,超然物外,给散文火花和张力。”第三个感受是:“刘玉莲的散文,从不虚与委蛇,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真实的语境是《静水流深》的一大亮点。”在评析过程中,作者能通过列举《永远的灯塔》《峥嵘岁月》《生日讲话》《祝寿词》《我心中的女神》《谁之过》等篇目,来阐述作家在作品中如何秉持善念,以澄澈心境看待世界,赋予作品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思想深度,使读者认识到刘玉莲散文不仅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散文的思想价值与启迪意义。同时,书评也客观指出了作品在语言唯美与语境营造方面存在的不足,这种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既能让读者了解作品的优势,也能明晰其有待提升之处,为读者全面认识作品提供了参考。【编辑:纪昀清】
散文总是关注内心、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
散文总是以爱作为内蕴的情感抒写自己的认知、思考和远见的。
读了刘玉莲的散文集《静水流深》,读者自然会在作者深深的爱与追望中获得心灵的闪光和人生的启迪。她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未来,在爱的暖流中,她总会在生活中活出诗意,并通过自己真挚、朴素、纯美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生活哲思、人生的万象、生命色彩。在行文中,没有矫饰、不曾虚译、没有过非,真实地站在生活的原野,远望流云、高山、风景,使她的散文率性、素雅、真切,给人一种舒展自如、把控有致、入心入魂的快感。这是我读了刘玉莲散文的总体印象。
当然,感受最深的是她把爱融入到文字的骨子里,使得她的散文暖心、达情、入理。作家没有刻意寻找华丽的语言,雕琢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而是走进生活的深处,信手拈来,写过世的父亲、写离去的姐姐、写文道上的朋友、写身边匆匆而过的生命,每一篇文章,都是以爱为底色,以诗意为内蕴,以纯真为初心,娓娓道来,很是自在。文章千古,得失寸心。刘玉莲始终没有端着自己,俯视万象,而是把自己融入社会生活之中,用心感受外在的世界和自己经历的人生,始终充满真爱和思念,就像流水注入大地,全然投入,渗化在万象的根根节节,没有喧响,更没有轰鸣,而是静水深流,倾情而为,使得她的散文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感化在生活带给人的叩问和思考之中。初读,看起来平凡、淡朴、无痕,仔细品味,爱在诗化的生活中舒展,人在宁静的语境中致远。散文之美,至爱为上。
以善美之心悟道,超然物外,给散文火花和张力,这是我读刘玉莲散文的第二个感受。在《静水流深》这本文集中,我们随时都可以扑捉到一种纯善至美的心境,感受到作家内心的强大和对美与善的执念和追求。无论是《永远的灯塔》还是《峥嵘岁月》,无论是《生日讲话》还是《祝寿词》,无不至诚、至真、至善,洋溢着赤子情怀,激荡着美的情愫,字里行间,闪耀着女性唯美唯善的灵性之光。有时我在想,刘玉莲似乎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看着一个一个透亮晶莹的眼睛,感受着青春燃烧的岁月,在过往和未来之间,她始终心存善念,以佛心看待身外的一切,点亮自己的心灯,照亮行路的人。给潮湿以阳光,给夜晚以光明,给风景以烂漫,使得心境豁然明朗,天地瞬间洞开。散文之美,至善为境。
散文历来是提倡我手写我心的。散文作家如果能把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写出来,无需玄妙和抽象,尊崇真实自然,沉静为文,用心抒写,就应该会呈现给读者一篇篇入心入境的好文章来。这是我读了刘玉莲散文的第三个感受。刘玉莲的散文,从不虚与委蛇,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真实的语境是《静水流深》的一大亮点。就是在写《我心中的女神》或者《谁之过》时,都真切地叫人刻骨铭心。有时,她的真实有点露骨,或者丝毫不用虚笔,直勾勾叫人看到、触摸到、感受到,使得她的散文立的起,走的端、行的直,使人阅读后,有一语中的,直达心岸的愉悦感。散文之美,真实为本。
散文说来说去,它依然是文学艺术。在读刘玉莲散文集《静水流深》时,我有一个感觉,作者在为文时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固然很好,但常常疏忽了一点,就是在抒写的过程中应该放慢脚步,停下思味思味。如果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稍稍注意语言的唯美和语境的深幽,玩味一下节奏和旋律,在现代抒写和表达上下点功夫,其散文的品性更高,诗意更远,文境更阔。当然,这并不能遮掩《静水流深》的魅力,相反,使人在阅读中有高下之别,异趣之妙。
读刘玉莲的散文,人会产生这样一种认知,散文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浮现的光艳,更应该是一种勃发的力量。散文行走的道路,不仅仅在乡村、街道、人群,更应该在原野、高山、远方。散文触及的不仅仅是生活的秩序、生命的磁场,人生的际遇,更应该是情感的温度、语言的力度和思想的高度。
祝福作者,散文的步伐稳健闪光。
2024年7月10日

【作家简介】董信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银行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散文学会名誉副会长,咸阳分会会长,咸阳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出版文学作品12部,其中长篇小说《落凤山》荣获海峡两岸新媒体原创文学大赛长篇小说银奖(金奖空缺)。作品先后多次获奖,并被《陕西文艺百年经典》、《报刊文萃》等书刊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