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靠近你
都想听一听
那一声声翻卷着浪花的读书声
——赵运祥
1.写给宁湖拉二胡的老人
从一支白发里
拉出
脆脆的,嫩嫩的,甜甜的
爱情故事。一只手
来来回回拉扯着——
如风的承诺
另一只
拿捏住心河中流淌的雨丝
亭子之下
鱼在水中。静静敛着
水的情绪
白发如丝、如弦
纷披着夕阳余生的光芒
把这一世风霜,掩进
一生的心曲里
2.珍珠泉
时光和流水以传说的方式传颂着
一个头顶珍珠的女子
珍珠姑娘——
一个纯真乡村少女的名字
被山风颂读
被流水传扬
珍珠,是她美丽善良的化身
阿树罗公主的珍珠项链,一颗颗
缀满世间的悲悯
被珍珠姑娘的生命举托到美好人间
珍珠泉一捧捧倾出人世甘露
珍珠姑娘,是水,是珍珠
与青山,流水共高下
3.空楼
从一滴水,一条河的脚步声中
静听长江的心跳。遥岑楼
升庵读书,江湖静坐
诗人的心
随浪花淘尽了千古英雄
螳螂川,金沙江,长江
流水在赞美声中走来,走去
走向了辽阔。我在人海中一次次
驻足螳螂川畔。遥岑楼
一座空空的读书楼
守着风声,雨声和读书声
守着一条流动的河
每当我靠近你
都想听一听
那一声声翻卷着浪花的读书声
4.云望龙山
龙山,笔架山
两山之间
放着一条奔腾的螳螂川
云望龙山
在水一样流去的日子中
霞光溶进水中
开放出星花朵朵
轻轻掬一捧
满眼希望
铺展成美丽图境
云望龙山
面对天空和大地
从不同方位
坦然的伸出手
云之上,天以外
耸立着安宁人蓝天之上的向往
5.楠园
陈从周先生的“最后杰作”
携来半个江南
一叶风雨,转出山水
把江南最嫩最绿的韵脚
押进高原阳光
环水绕石,鱼儿
游戏着水石
水石游戏着人世的清幽
水石玲珑。楠园
用一幅水墨画的意象
勾画出隐居闹市的江南烟雨
6.曹溪 晚钟
红色的叶自夕阳深处
驮来古寺清越钟声
季节的高处
经卷绵软橙黄
早睡的山林
熟稔的寺院
香雾悠悠入梦
寂寞光阴
演绎着草木的沧桑
元梅宋柏
长在古典的风景里
天涵宝月
多少次,圆了众生的心愿
木鱼声声
时光在禅思中辽远
生命的律动穿透琉璃隐没的千年诗情
7.美丽螳川之——乡河
家乡的河流
美得像童年的一首歌谣
每年三月,八街河飘飘荡荡的柳絮
比风快一步
掀起了菜花田金黄的连衣裙
丰腴的土地,幸福的蜜蜂
河水迈进田间地头。乡亲们绾一绾裤脚边的水纹
生活的香味
在螳螂川畔打理着四时田园
从八街河到螳螂川
沿着这条走向金沙江、长江的河流
我想像水一样
去看一看杨升庵吟诵过的滚滚长江水
像一颗静坐林泉的珍珠
听一听曹溪寺的钟鸣鼓响
这条从龙洞河走出,哺育过我世代祖先的河流
阅尽了安宁美丽风光
深情款款地来到龙山和笔架山的脚下
“两岸青山相对出”
龙山雄浑,笔架山儒雅
他们默默背负着不善言辞的花草树木
走向高处的天空
当多情的云彩布满了天空
我醮满深情的笔头
望空一拜。笔架山风采依旧
蓝天之上,写满我的神思和梦想
川流之下。家乡的河边
我用脚印和想像饮酒赋诗
环田绕户的水拥抱着我美丽的家园
收放自如的云守望着诗歌中传说的土地
我在鸟翼上阅读天空的心事
那些路过的山水和鱼石
照看着
我心中深藏着的故乡
作家简介:
赵运祥,笔名断砚,网名仰天伏尘。安宁作协会员,昆明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会员,中国现代诗人会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写作,作品散见于星星诗刊、诗选刊、绿风诗刊、中国现代诗人、云南日报、滇池、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等。编辑过《云化报》、《云南盐化》、《中国现代诗人》,现工作于云南能投昆明盐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