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军垦乡土苑
远离毒品,拥抱健康人生
文/王立春
明天,我们将迎来第38个国际禁毒日。这一天,是全球携手向毒品宣战的庄严时刻,提醒着我们毒品问题的严峻,以及禁毒工作的紧迫与重要。
毒品,是一场悄无声息却极具破坏力的瘟疫,在社会的阴暗角落肆虐。它无情地侵蚀着个人的健康,破坏家庭的幸福,扰乱社会的安宁。从传统毒品如鸦片、海洛因,到不断翻新的新型毒品,如伪装成“奶茶”“跳跳糖”“电子烟”的合成毒品,它们以极具欺骗性的面貌,诱惑着那些缺乏警惕、好奇懵懂的人们。
毒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堪称毁灭性。它直接攻击神经系统,致使神经元受损。长期吸食海洛因,会让人产生幻觉、妄想,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严重下降。冰毒促使多巴胺大量释放,打破神经递质的平衡,可能引发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障碍。免疫系统在毒品的攻击下也不堪一击,以吸食鸦片为例,免疫细胞活性被影响,身体抵抗力大幅降低,极易感染艾滋病、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同样深受其害,可卡因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长期使用可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呼吸系统也难以幸免,大麻烟刺激呼吸道,长期吸食海洛因可能引发肺部感染。生殖系统也遭受重创,男性吸毒会导致精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女性吸毒则影响月经周期,甚至导致不孕,孕妇吸毒还会危及胎儿,造成胎儿畸形、早产等悲剧。
毒品不仅戕害个人身体,还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吸毒者为满足毒瘾,不惜倾家荡产,变卖家中资产,导致家庭经济崩溃。为获取毒资,他们可能走上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道路,给家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社会压力。家庭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矛盾丛生,曾经的温馨和睦不复存在,只剩下争吵、痛苦与绝望。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毒品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一方面,毒品犯罪滋生了一系列违法活动,扰乱社会治安,让人们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毒品的泛滥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对社会的和谐进步构成极大挑战。
在禁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青少年群体是重点保护对象。他们好奇心旺盛,辨别能力却相对不足,很容易被毒品的伪装所迷惑,成为毒品侵害的目标。一些毒贩正是看中这一点,将罪恶的黑手伸向青少年,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向他们兜售毒品。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要紧密协作,为青少年筑起一道坚固的禁毒防线。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和社交圈子,加强沟通交流,给予正确引导;学校要将禁毒教育纳入常规课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禁毒知识;社会各界应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活动,营造全民禁毒的浓厚氛围,让青少年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自觉远离毒品。
面对毒品的威胁,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禁毒知识,提高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高度警惕,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物、饮料和香烟,避免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倘若发现身边有涉毒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为禁毒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健康人生,绿色无毒”,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应始终坚守的生活理念。在这个国际禁毒日,让我们再次郑重承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共同为构建一个无毒的社会而努力奋斗。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美好的未来。
总 编:王立春
副总编:魏赋光
主 编:戴恭义
图 片:网络如侵即删
编 审:周 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