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末局势 楚汉相争(1)
①秦楚巨鹿大战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 年)十二月,项羽、刘邦发动灭秦之战。项羽在巨鹿城下,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先是秦军攻赵,赵王歇遣使求救于楚。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五万楚军北上救赵。
可是宋义驻兵四十六日,迟迟不进。他不听项羽规劝,原打算坐山观虎斗,待秦赵两国争斗两败俱伤时,再出兵救赵。所以每天饮酒高会,不理战事。此时军无粮饷,士卒以芋菽充饥,眼看危在旦夕。项羽出于义愤,斩杀宋义。楚怀王不得不改命项羽为上将军,进军救赵。十二月,项羽遣英布、蒲将军率两万人,先期渡过漳河救赵击秦,小获胜利。随后,项羽亲帅主力,命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砸碎锅灶,烧毁营垒,渡过漳河,与秦军决一死战。项羽待他的军队全部渡过漳河后,下令把全部渡船沉入河底,准备背水一战。将士们一看主帅破釜沉舟,没有了退路,只能硬打硬拼。结果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经过九战九捷,项羽身先士卒,勇猛作战,俘虏秦军大将王离,解了巨鹿之围。“破釜沉舟”的成语典故,也从此流传下来。
②韩信胯下受辱 韩信自幼父母双亡,无家可归,到处流浪。一天,韩信在大街上遇见当地的一个泼皮无赖。这个泼皮无赖故意滋事,追着韩信讽刺道:“你平常出来总带着把宝剑,你敢杀我吗?如果不敢,你就从我的腿裆里钻过去!”韩信见这个家伙侮辱自己,心里火冒三丈,恨不得把他劈了才好。但是,他转念一想,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应当能伸能屈,何必同这泼皮一般见识呢!于是,韩信蹲下身来,从那人胯下钻了过去,避免了一场血斗发生。
秦末,韩信先投奔项梁,在项羽军中效力。项羽并不重用他,只给个小小的郎中官职,韩信郁郁不得志。后来韩信离开项羽,转投刘邦,一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一气之下,韩信又离开刘邦,被萧何追回。有了萧何力荐,他才当上大将军。韩信深谙兵法,屡立战功,被刘邦称为人杰,官至三齐王。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像“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都说明了韩信的生死荣辱,都与萧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对于这件事有两种说法:一种人认为,萧何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人却认为萧何计杀韩信是一种无奈之举。正如他自己所言的那样,计杀自己的“好友”,萧何终究是为了天下苍生着想。不过,说到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谁也理不清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登坛拜将”出自韩信典故《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在刘邦麾下统帅所有军队,但他却不会处理与刘邦的君臣关系,楚汉相争时,有一次刘邦被项羽围困,要求韩信带兵来解救,但韩信却以此要挟,要刘邦把刚打下来的齐地封赏给他,刘邦无奈,给他封了齐王。此举对刘邦而言,是无法忍受的,刘邦本就不算心胸宽大之人,这时候刘邦对韩信已经心存芥蒂,但还需要用他,所以就留着。后来不断有人告密,说韩信谋反,于是刘邦以突然袭击的办法闯入韩信军营,收了他的兵符印信,韩信只落得一个徒有虚名的“三齐王”封号,被养了起来。
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韩信被吕后处死,几千年来,唯一一个封过王、拜过将、赐过侯的人,被两个不知名的告密者给害死,实在是太冤枉了,不能不令人惋惜。刘邦作为皇帝,有权杀害大臣,但韩信被处死的直接原因,还在于韩信过于自信,缺乏君臣处世之道,他的情商也实在是太低了一点。
秦末局势 楚汉相争(2)

③项羽鸿门宴 公元前207年,刘邦大军攻下武定,秦朝首都咸阳危在旦夕。赵高怕起义军打进咸阳后自己遭罪,先杀了秦二世胡亥,立子婴为王,想以此为条件,与起义军谈判。可秦王子婴早就对赵高不满,上台没几天,就杀了赵高。当刘邦大军进攻咸阳时,子婴开城投降,自此大秦亡。
秦朝灭亡后,项羽听说刘邦已平定关中,占领函谷关,非常脑怒。便命令英布攻破函谷关,准备讨伐刘邦。此时,项羽拥兵四十万,号称百万,驻扎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刘邦有兵十万,号称二十万,安营灞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劝说项羽立即进攻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刘邦谋士张良素有交情,连夜策马至刘邦军中,将范增的计谋告诉张良,劝其赶快逃避。张良马上将这一情况告诉刘邦,刘邦请项伯从中调解,项伯要求刘邦第二天到鸿门会见项羽。随后项伯赶回鸿门劝说项羽罢兵。次日一大早,刘邦带领随从来到鸿门,亲自拜见项羽,项羽设宴款待刘邦一行。宴席之前,范增劝项羽乘机杀掉刘邦,项羽没有接受。宴会中,范增几次举起玉佩,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不理,他不想在自己的地盘上清除对手。范增无奈,又命项羽堂弟项庄前来舞剑助兴,借以击杀刘邦。项伯见此情景,也拔出佩剑和项庄对舞,借以保护刘邦,使项庄不得下手。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赶快请主公逃走。”刘邦借上茅房小解的机会,由樊哙等人护卫逃回灞上。后人常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话,比喻别有用心。
④垓下四面楚歌 汉军虽然在许多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主战场上与楚军相比,仍居于劣势。当时,楚军正进攻齐国,听说汉军占领了彭城,立即回军,大破汉军。刘邦仅与数十骑逃离,回守荥阳。之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项羽两破荥阳、三占成皋;而刘邦也是两次收复荥阳,三次夺回成皋。期间,刘邦采用陈平的计谋,用反间计除却范增,使项羽失去了一个高级谋臣。汉王五年十月,刘邦遣使通告韩信、彭越,联合军力,于十二月发动三十万人,在垓下围困楚军,力图全部歼灭。项羽军队被困在垓下弹丸之地,夜间四面汉军唱起楚歌、瓦解军心,以致楚军军心涣散,人无斗志,最终败于汉军。项羽和虞姬也不得不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自刎后,项羽率众突围,误入大泽之中,被汉军追赶,来到乌江边上。部下随从将士仅剩二十八骑。乌江亭长将船靠在江边请项羽登船,项羽微微一笑说:“我今渡江还有何用?天亡我也,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说完,便将他心爱的坐骑乌骓马赠与亭长,拔剑自刎于乌江边上。可叹一代枭雄悍将,就这样结束了他英雄的一生。(连载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