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戴党徽管闲事
秦世江(铁四师)

我退休后曾被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聘请为调解员,跟着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李玉香同志学习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调解家事纠纷。两年后又转到我所在的党支部,在全国第九届道德模范张冬香书记带领下,和工作站的同志们一起,继续努力做好调解工作至今。化解了一些矛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年来我体会最深的是,胸前常戴着党徽做工作,是取得调解工作显著成效的因素之一,体现出党在人民群众中威望,对身边共产党员的信任。
我是1968年入伍,次年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服役期满被提拔为部队干部,在部队百万大裁军时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工程局。60岁退休又被返聘,在铁路公路建筑工地一直干到68岁,不再四海奔波去外地工作,却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聘请为调解员,然后转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搞调解继续发挥余热。了解我的人常与我开玩笑,风趣地称我是“常戴党徽爱管闲事的老头儿”。
今年6月初的一天早上,天麻麻亮。我骑电动三轮车带着老伴顺中原路向北行进,走至南水北调第一楼平行路口时,发现一个人趴在公路边,我急忙下车走近察看,发现此人穿着短袖汗衫,有纹身的两只胳膊朝前伸着,染着淡红色的短发散乱的盖住面孔朝下的脸,身子一动不动,不知是死是活。看着挺吓人。老伴催我赶快离开,别管闲事。我却说,“人命关天,怎么能不管呢?”我掏出手机先拨打110,线路忙,紧接着拨打120,简单说明地址与情况,他们答复与110联系马上一块去。听到她们的回复,又见几个晨练人也止步站在那里,我就离开了现场。后来警方电话告诉我,路边爬的是个小伙子,20多岁,昨天晚上与几个伙伴相聚,酒喝多了,后半夜回家的路上,控制不住趴在路边睡着了。一睡就到天亮。当警察和120到他跟前才把他喊醒,小伙子醒来后,说声“对不起,酒喝多了,不好意思”,急忙回附近村庄的家里。虽然令人虚惊一场,但一个老党员的责任告诉我,对一些“闲事”不能袖手旁观,应向群众和社会负责。
那是前些年的一天傍晚,晚饭后我独自出门散步。走到工业路与山阳路交叉口一拐角处,见一男一女在夜色中拉扯。男的硬拉,女的反抗。男的蛮横粗暴,女的体弱畏惧。我躇足两分钟观察,从他们拉扯中的语言猜测,这是男女朋友之间或夫妻之间闹别扭,男的拉住女方,强迫女的晚上到他家去,女的死活不愿意,男的凭力气大强势来硬的,女的头发散乱,抱着一棵碗口粗的树嘤嘤哭泣。这事管还是不管?我沉思了一会,决定管。于是上前劝道,“有话好好说,不要耍粗来硬的”。男的约30多岁,盛气凌人。女的年轻点,对我说,“他不是东西,救救我。”闻得此言,我似乎明白了什么,立马严厉地对那个男的说,“你不要拉她,逼迫她,松开手。”男的生气吼道,“我们两个人的事,你少管闲事!”我也生气地说,“你撒手不撒?不撒手我报警啦,我管不了你,有人管得了你。”说着我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机,就拨了110报了警。报告了我所在的位置,看到的情况。那男的见我来真格的,立马松开手,愤愤走开了。女的原地站了一会,用手理了下散乱的头发,看到那男的走远,向我说声“谢谢你,我回家去”,急忙朝另外一个方向走去,消失在夜色中。我没多问原因,只是处理好眼前纠纷,不使矛盾升级恶化,也属路人尽责了。
一天傍晚,晚饭后我沿着居住小区边的文丰路散步,文丰路街道不宽,远远听到有人吵架,走近时看到,是两个男的商贩在路边卖东西,一个讲对方占了他的地盘。另一个极力否认,互不相让,越吵越凶。周围一圈人在看热闹。我挤进人群,对两个商贩说,“你们这样吵还有生意吗?和气生财是生意人的准则忘记了?”又设身处地说了一些话,这一招还很灵。两个人停止了争吵,看到我胸前佩戴的党徽,又看我满头白发,不讲话了。有位老同志朝我伸出拇指,既是对胸戴党徽的我调解成功的赞同,又是对生意人的理解。
我给他们两人用手划了个大概位置,他们照办了,然后各自做起了生意。一场剑拔弩张的纠纷化解了。人间烟火显示着祖国太平盛世的繁荣,也体现着社会的和谐安宁以及人民群众幸福。
人与人有时的矛盾调解,并不需要讲长篇大论多大的道理,而是给双方一个台阶下,人有时就是争口气争高低,不服输,站位不同,各讲各的理,此时只要有人和把稀泥,便能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2025.6.24
槛外人 2025-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