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过自由诗般的生活
文/庄木
退休了,过自由诗般的生活,不必再精心雕琢每一个日子。年轻时时刻提醒自己不可虚度每一天,现在则提醒自己不能把自己当回事,不能把日子过成曾经的样子。从周一到周日,不用上班打卡,不用担心领导查岗,每天都可以干点正事,每天也可以不干正事,每天都可以上街走走,每天都可以睡个懒觉,每天都可以翻翻自己喜爱的书,写写自己喜欢的文字……
过上了自由诗般的生活,遣词造句也就少了约束,如同去掉了“马甲”。只因自己是平头百姓,所遇之人也都是平头百姓,都处在一个水平线上,不必看人眼色,不必刻意拍马,多一句、少一句犯不了错,褒一句、贬一句得罪不了人;文雅些、通俗些不影响前途。
过上了自由诗般的生活,看别人也就成了自由诗,爱挑毛病的毛病渐渐改掉。走在街道上、公园里,不再寻找植物上的病虫害,于是少了挑剔、多了赞美,于是觉得哪儿的植物长得都很茁壮,哪儿都是好看的!看不到病虫害,也就不会再给管理人员提意见,于是“平易近人”了,于是跟以往的同事也就没了矛盾。没了矛盾的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呀!
过上了自由诗般的生活,行程不再是两点一线,想往哪儿走就往哪儿走。当然,作为园林人,我还是喜欢进公园的,一般是在公园里散步,只是节奏随时在变化,遇到好看的、好玩的就停下来看上一阵。有时会坐在路边的石凳上发会儿呆,有时会荡会儿秋千,有时会听别人唱歌,有时则跟着唱几声。本想取出音响,跟他们一比高下,又怕扰民只能作罢!
过上了自由诗般的生活,大多时间所做的都是无用功,不似上班时那样追求“意义”。好好的上午时光,竟听邻居大娘讲了两小时家长里短,好好的下午时光,竟跟诗友扯起了闲天,最后发现除了没探讨诗词,天南地北都扯到了。
退休了,想过的是自由诗般的生活。既然还是诗,那就不能太低俗,不能突破底线。我的底线在哪儿呢?这也没有明确的标准,虽然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不管不该管的事,不说不该说的话;风声、雨声、读书声可以声声入耳,但不会只做传话筒,所有的声音都会经过加工再传给别人的,把那些有害的或可能有害的信息过滤掉。那些传后将引起邻里矛盾的话是绝对不传的,那些网上听来的各种信息只要危害国家利益绝对不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也是自由诗般生活的题中之意,诗意的退休生活还是应该有点儿追求的,只是变幻了节奏,变幻了形式。毕竟是专业技术人员,毕竟对文学研究多年,希望把自己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只要有人需要。如果没人需要,绝对不强加于人,早一天把“好为人师”的毛病改掉,夹着尾巴做人。
退休了,过好自由诗般的生活,让诗与远方相伴,把每天都过得平凡而愉快,把所有的不愉快抛到九天之外。我坚信,不自找苦吃就不会有苦,追求快乐一定能得到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