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茶俊水
桑恒昌

人间永在的鹊桥
梁祝转世的绝配
崇天拜地合为一身
两盏心灯香茶俊水

【王传华 简析】
哦!龙井“香茶”里,依旧浓缩芬芳着秦观的《鹊桥仙》;哦!泉城“俊水”里,仍然流淌书写着《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桑恒昌在这诗意的奇语里,让我感应到:人间的情爱,岂非日日有之,时时生之?那鹊桥原不在天上,而是架在人的心里呀!难道不是吗,你看一一每每有男女相悦,便有一座无形的鹊桥架起,供他们往来。桥虽无形,却比有形的更为坚固,风吹不散,雨打不散,冰雪拆不散......
桑恒昌的《香茶俊水》,以“香茶”喻情,以“俊(泉)水” 为媒,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情意象与茶道精神巧妙融合,展现了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抒情方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情感审美世界。
诗人用"永在"二字,消解了七夕传说中的悲情色彩,赋予爱情以神话意义。特别是"梁祝转世的绝配"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伤离的悲剧转化为圆满的喜剧。这里的"转世"绝非简单的轮回,而是对经典爱情范式的重新诠释,暗示了真爱的永恒性。
哦!“崇天拜地合为一身",这是何等的人生景象,极具仪式感。恒昌一笔将爱情提升到近乎于宗教的高度。"合为一身",又暗含了道家“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 42 章》)的天缘思想,展现了中国式的爱情哲学。男女相悦,竟至于要“崇天拜地”,将天地神灵都请来作证。而"合为一身"四字尤为醒人。正是,两个独立的魂灵,竟要合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这种痴念,自古有之,至今未绝,还必将一代一世的繁衍下去。是的,在“细雨如丝压玉尘” (唐•卓英英《锦城春望》句)的朦胧里,我看见茶烟袅袅处,坐着一对韶男春女。他,青白脸色,不住地摩挲着茶盏边缘;她,低眉垂目,却时不时地从睫毛底下射出两道光来。茶楼外细雨濛濛,檐溜滴答作响,宛如给这一"鹊桥”,拨念琴声......
"两盏心灯香茶俊水"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将“恋情”意象为“两盏心灯”的搭配,暗示了感情需要相得益彰的双方共同契约、互辉和经营。这个比喻,既保留了“香茶”的文心雅致,又赋予了“俊水”大声说着光芒清澈长流的美感,可以作为醒世绝句,镶嵌在诗词歌赋经卷里。
《香茶俊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诗人通过“香茶”这一日常饮品,将宏大的爱情主题具象化,既不失庄重,又平易近人。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精神的现代表现和不断拓展。 桑恒昌用《香茶俊水》浸泡熏蒸的魔法,给爱情神话王国里,又谱写了一首道象禅慧化的时代新曲。
哦!在诗人“香茶俊水”为媒的芬芳弥漫处,哪位韶男不多情?谁个妙女不怀春?
2025年6月24日 温哥华

【桑恒昌简介】
《山东文学通史》称,桑恒昌的怀亲诗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诗坛的一个高潮,在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他被誉为继臧克家、贺敬之之后,山东诗坛第三代,探索新诗意象化卓然有成的一代的领军人物。《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一书对山东文学六个门类重镇人物有这样的确定───
小说: 张炜、莫言;
报告文学:李存葆;
散 文: 山东籍王鼎钧;
诗 歌: 桑恒昌;
电 影: 张宏森;
电 视: 赵冬苓。
这就是现实的述说和历史的存留。

【王传华简介】 诗人、美学家、评论家。曾任山东省政协文史编辑部主任;《联合周报》编委、文史部主任兼副刊责任编辑;《春秋》杂志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副编审;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杂文学会原理事。
(济南市退休语文高级教师 王炳强 组发)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