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 小 帆
作者:赵庆熙
小帆,是一种逮鱼虾的网具,状似圆锥形的长网。家庭用于小取的小帆,一般帆的进口的圆在一米半的直径,帆长在三到四米。用小帆逮鱼虾时一般都是在河滩、送水渠等地方进排水时,将小帆的帆口拦在进排水口处,将帆尾扎紧,待到帆内有鱼虾需要取货时,将帆尾拉起,解开绳索,倒出帆内的鱼虾。因为它只能在水流动的淌水口处设拦,所以我们才叫做淌小帆。
我在儿时也经常淌小帆,它相对于推虾皮、拉麻虾、拉平网等逮鱼虾方式来讲,淌小帆就轻松多了,它只是在下帆时要多花精力,一旦帆下好后,就只等最后取鱼虾,别的就不用多操心了。
不过淌小帆也有烦心事,那就是下好帆,人不能离开,一方面怕流动的水太急将帆拉坏,另一方面怕管水工人把帆移走。因为小帆大多数是拦在送水渠、养水滩的水闸口处,这些闸门一般都是起到排淡水或向盐滩送海水的作用,无论是排淡还是送水都是盐滩急需的,而有小帆拦住就影响了淌水速度,所以管水工人在检查到淌水闸口有小帆时,就会将它收走,或者将帆拉开扔到一旁,那帆就被损坏了。我收获最大的一次淌小帆,倒是不存在任何的“风险”,因为没有影响盐滩用水生产。
那是在一九六八年深秋,盐场全面停产,我们学校也己经全部停课了,在家没事干。一天我就和大哥到圩子东边的养水滩拉平网。养水滩里,为了淌水顺畅,一般养水滩的四周都会有五十到六十公分深的浅沟,而大面积养水滩上水深只有二三十公分。这也是制盐工艺的需要,养水滩的水是海水纳潮进内河,通过扬水站抽水进送水道,最后才送到养水滩。养水滩水浅一些可加快蒸发,制卤快,有了卤水,盐的产量才能提高。我们就是在养水滩里的浅沟中拉平网的,因为相对平滩而言,鱼虾大多在深水区。在拉平网时我们发现,养水滩中有很多大蛮虾(现在称之为对虾)在平网前跳,平网在水中走得慢,只能拉到草虾或白米虾,蛮虾跳得快,很难拉到它。
在经过两块养水滩中间的横堆时,我发现横堆中间的一道节制闸(节制闸是调节两块养水滩水位用的)是关着的,两块养水滩水位落差很大。我马上对大哥说:“晚上我们来淌小帆吧,把这闸门打开,下好小帆,看这些大蛮虾一定能淌到。”大哥仔细一瞧,立即点头称好。
回到家中把这件事对老爸一说,老爸先问养水滩的水会不会跑掉?有没有出水口通往排淡沟?如果水流出滩外是万万不行的。我忙说没问题,我已经把两块养水滩转了一圈,没有开着的出水口,现在两块滩水位有落差,开闸淌两晚水位平衡就好了,老爸听到我的解释后就没有吱声,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得到老爸的默许,我和大哥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准备网具、绳子、木棍等必备工具。晚饭后,我和大哥扛着小帆,带着备好的所有工具,各自又背上一个大竹篓出发了,来到养水滩的节制闸口,先下好小帆,并用绳索在前方固定好。然后打开闸门,随着哗哗的水流,小帆的入口处不时有大虾跳动,再看帆尾不停的鼓胀起来。果不其然,半夜不到,我们带来的两只背篓就装得满满的大虾。两人忙着将虾子背回家。那一夜两人来来回回背了三趟,天亮前将闸门关掉,拔起小帆,我们悄悄回到家中。
第二天晚上我们又继续干起来,就这样我们兄弟俩神不知鬼不觉地干了三晚,直到两块养水滩水位平衡不流动了,这才作罢。三个晚上,淌了几百斤大虾,光煮熟晒成虾干子就有两百多斤,尽管那时虾子不值什么钱,但这却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乐趣。
2018年9月20日写于江苏连云港
作者简介
赵庆熙、本科学历,做过代课老师, 农场农工、盐场工人、搞过行政管理,公务员退休。 喜欢文学,先后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并获奖文章十余篇,一九九0年与朋友合著《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新论》,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作者任副主编,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二0二五年六月由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专著《平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