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一切发生
文/路等学(甘肃)
生命是一场充满变数的奇妙之旅。“允许一切发生”,短短六个字,却如同穿透层层迷雾的光芒,既是拥抱世界的从容姿态,更是重塑内心秩序的深邃哲学。
从哲学本源来看,“变”是世界永恒的底色。赫拉克利特曾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四季更迭、星斗转移、草木荣枯,万物都在流动中演绎着自然规律。生活中的意外与无常,不过是世界变化的生动注脚。若固执地抗拒这些变化,强行将生活框入预设的模具,恰似螳臂当车,不仅徒劳无功,更会在持续的对抗中耗尽生命元气。唯有坦然接纳“一切发生”的必然性,让心灵与世界的脉搏同频共振,方能减少内耗,在顺应中寻得前行的方向。
心理学视角下,对“一切发生”的抵触,源于内心深处对未知的恐惧与过度的控制欲。我们总试图用精密的规划驱散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可一旦现实偏离轨道,焦虑、自责、懊悔便如潮水般涌来。这种自我攻击,如同在心灵花园里种下荆棘,不断消耗着精神能量。而允许一切发生,实则是一场与自我和解的温柔仪式。它让我们放下对完美结局的执念,转而专注于过程中的成长与体验。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漫游,不再执着于目的地,而是用心感受脚下的土地、拂面的微风,在这份松弛中重获内心的自由。
在因果法则的维度里,“允许”二字蕴藏着深刻的智慧。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诸多因缘汇聚的结果。那些看似糟糕的困境,或许是命运埋下的转机;表面顺遂的际遇,也可能暗藏成长的契机。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却在颠沛流离中淬炼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实现了文学与精神的双重升华。若他沉溺于挫折的痛苦,拒绝接纳命运的安排,又怎能完成生命的蜕变?允许一切发生,是以更宏大的视角看待人生起伏,在顺逆交替中参透因果,借由经历实现自我超越。
在人际关系的领域,允许一切发生是尊重差异的艺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带着独特的成长经历、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若强行将他人改造成符合自己期待的样子,只会滋生矛盾与隔阂。正如泰戈尔所说:“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唯有允许他人保持本真,尊重彼此的不同,关系才能挣脱束缚,在包容中生长出真挚与温暖。
“允许一切发生”并非消极的随波逐流,而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生命的智慧。它是在无常的世界中锚定内心的支点,让人既能在风雨中保持从容,也能在平淡中发现美好。当我们真正放下抗拒,敞开胸怀接纳生活的全部,就能挣脱心灵的枷锁,在无限的可能性中,邂逅生命最壮丽的风景,完成从“被动应对生活”到“主动与生活共舞”的蜕变。
作者简介:路等学,中共党员,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区域经济研究,食用菌品种选育及栽培发术研究与推广。发表论文和网络文章百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