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偶得】
——翠柳
喜鹊喳喳轻破晓,
杜鹃切切闹临风。
骄阳跳出东山岭,
好个欣然隐桂丛。
赏析: 这首《山居偶得》通过鲜活灵动的田园意象组合,构建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晨光图。
起承转合:章法严谨,浑然一体
起:“喜鹊喳喳轻破晓”,以喜鹊的叫声开启全篇,直接点明时间——破晓时分。“轻”字不仅描绘出喜鹊叫声的轻柔,更营造出一种舒缓、静谧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清新、美好的基调,自然地引出后续的描写,起得巧妙且生动。
承:“杜鹃切切闹临风”,承接上句的破晓场景,进一步描绘清晨的景象。杜鹃的啼鸣声与喜鹊的叫声相互呼应,“切切”之声显得急切而清脆,“闹”字将杜鹃的活泼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临风”一词又拓展了画面的空间感,使清晨的场景更加丰富和立体,承得自然且流畅。
转:“骄阳跳出东山岭”,从描写鸟鸣声转到描绘太阳升起的动态画面,视角由近及远,由听觉转为视觉,实现了场景和氛围的转变。“跳出”一词赋予骄阳以人的动作和活力,使画面更具动态感和冲击力,这种转变既自然又富有新意,为全诗增添了一份壮丽和豪迈。
合:“好个欣然隐桂丛”,在描绘完清晨的自然景象后,将笔触落到诗人自身,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惬意。“欣然”一词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隐桂丛”则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与前文的自然景象相融合,使全诗在情感和意境上达到和谐统一,合得巧妙且余味悠长。
意象选用:典型生动,富有韵味
诗中选取了喜鹊、杜鹃、骄阳、桂丛等典型意象。喜鹊和杜鹃是乡村常见的鸟类,它们的叫声代表着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欢快、愉悦的感觉;骄阳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它的升起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桂丛则代表着高雅、宁静,为全诗增添了一份诗意和美感。这些意象相互组合,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山居清晨图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自然韵味。
意境描写:清新自然,宁静闲适
全诗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宁静闲适的意境。破晓时分,喜鹊和杜鹃的啼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却又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骄阳从东山岭上跃起,照亮了整个世界,给人一种壮丽和豪迈的感觉;而诗人则“欣然隐桂丛”,沉浸在这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享受着宁静与闲适。这种意境既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拟声拟人,生动形象
拟声:“喜鹊喳喳”“杜鹃切切”,运用拟声的手法,生动地模拟出喜鹊和杜鹃的叫声,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听到了鸟儿的啼鸣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拟人:“骄阳跳出东山岭”,将骄阳赋予了人的动作“跳出”,使骄阳仿佛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孩子,欢快地从东山岭上跃起,形象地描绘出太阳升起的动态过程,充满了画面感和趣味性。
动词应用:精准传神,富有活力
诗中的动词运用十分精准传神。“破”字生动地表现出喜鹊叫声打破破晓时分的宁静,具有一种开启新一天的力量感;“闹”字将杜鹃的活泼形象展现得栩栩如生,突出了杜鹃啼鸣声的热闹和急切;“跳出”一词赋予骄阳以人的动作和活力,使骄阳升起的画面更具动态感和冲击力;“隐”字则描绘出诗人置身于桂丛中的闲适状态,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这些动词的运用,使诗歌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语言精练:简洁明快,意味深长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却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所描绘的场景。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就将山居清晨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一种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同时,诗中的语言又富有意味,如“好个欣然隐桂丛”,既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又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